湖北
宜都网(通讯员 冉德强)11月11日,习习的秋风有了一点寒意。
宜都市枝城镇全心畈村,村民们或在田间秋种,或在修复水毁公路,一派繁忙景象。行走在田间地头,与忙碌的村民交谈,总感觉他们有使不完的劲,有干不完的活。
下午2点,芦笋基地,10多名村民在移栽芦笋苗。今年秋天,武汉张老板在村里流转了40多亩土地种植芦笋。在地里栽芦笋的二组村民彭泽珍告诉笔者:“我们在这里务工,一天能挣70元钱呢。”
“芦笋是一种高档蔬菜,超市价格一般8元至20元一斤,节假日有时二三十元一斤。正常情况下,每亩产量可达2000多斤,每亩产值二万多元。”同行的村党总支书记曹光兆说。
下午3点15分,四组一座大山上,60多岁的邓绍兵正在椪柑地套栽柠檬。他说,去年套种的200多株柠檬今年有几株已经挂果,今年又套种了300株。明年就可将椪柑树砍了,盼望柠檬有个好收成。
去年,全心畈村组织部分村民到宜昌优利可柠檬专业合作社参观学习,了解柠檬的种植技术及种植前景,村民们很感兴趣。两年来,全村共有70多户村民种植柠檬105亩。柠檬将成为该村的又一特色产业。
下午5点30分,笔者返回的路上,公路边10多个村民在维修公路。曹光兆说:“一年的雨水冲刷,公路要维修的地方很多,近期天气晴好,正抓紧修复。”
近几年,全心畈村特色农业风声水起。连续四届桃花节使该村声名远扬。全村流转土地2200多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45%。这些土地种有桃、李、草莓、蓝莓、芦笋、葡萄、蔬菜等特色农产品,青蛙、龙虾、鲈鱼等特色养殖初具规模。全村常年有200多村民固定在流转地里务工,务工总收入超过300万元。
曹光兆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让村民们吃了定心丸,干活的劲头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