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阐释精神文明创建 · 文明创建】文明家庭先进事迹展播|我的幸福支教路
发布日期:2022-11-28 编辑:宜都融媒体

创建文明家庭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支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宜昌市级文明家庭”——于小平家庭。

 

于小平家庭

我叫于小平,我和我的爱人是重庆人,但是我们一家已经在松木坪镇的贺炳炎红军小学生活快七年了,因为我们是特殊的支教老师。

我们夫妻俩原本是广东省佛山市华国光学器材有限公司的员工,2007年的时候,公司为回馈社会,决定出资选派一批优秀人员到偏远山区学校支教。我们夫妻毅然报了名,经过筛选,成为了公司的爱心使者。

自07年以来,公司先后安排我们在三个省份支教,并且都是条件非常艰苦的地区。在广东省湛江雷州市题桥小学支教了4年,题桥小学地处海边,属热带雨林,台风多、暴雨大,泥泞小道举足难行;在广西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平末小学支教了3 年;那是一所比题桥小学还偏僻的山村小学,与贵州相邻,海拔高、人烟稀少,离村民遥远。学校硬件落后,无网络、无电视,还得挑水供应给学生生活用、饮水用。

现在来宜都市贺炳炎红军小学又已第7年了。在红军小学里,我是体育老师、数学老师、保育员,我爱人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同时还教品德,偶尔也是心理咨询师。这些年来,我们每天与学生们吃住在一起,玩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宛如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庭。

贺炳炎红军小学是一所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156名学生中就有119名留守儿童。我们把每一个孩子的生日都牢牢地记在心上。每到哪个孩子生日的时候,我们会下一碗面条陪孩子们一起吃,或是将这一个月过生日的孩子们聚在一起过个集体生日,孩子们围在一起唱生日歌,吃寿面,过得非常开心。有时还同孩子的父母视频通话聊天,让孩子们看到千里之外的爸爸妈妈。我们像精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这群山区留守子女,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父爱、母爱。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们为“于爸爸”“伍妈妈”,家长们也乐意和我们交流。

在教育他们时,我们做到多给孩子们一个信任的微笑,多给一个激励的眼神,多给一句鼓励的话语,因为这些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课后,我和我的爱人经常和学生一起聊天,成为学习上的朋友。对待学困生更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讲解、辅导作业。周末,我们以校为家,学生也经常来校请教,我们不会因为耽搁了休息而厌烦,更是为这种好学所感动。

在这十四年的支教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努力拼搏,学生成绩突飞猛进,所教科目也一直名列镇、市前茅,多名学生如愿考入了知名大学。我们也先后获得了优秀班主任、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教师、最美乡村支教教师、优秀共产党员、宜都市文明家庭、宜昌市最美家庭、宜昌市文明家庭、荆楚最美家庭提名等称号。

这些年来,我们夫妻俩处处给两个女儿立标杆、树榜样。她们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下,也格外懂事,不但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播下了一颗颗爱心的种子,没有丝毫00后矫情的影子。两个女儿品学兼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班里、学校同学们都以她们为楷模。大女儿于美琳先后被评为宜都市优秀学生,宜都市新时代好少年,全国红军小学优秀少先队员、红军小战士,多次获得市级征文比赛一等奖、二等奖。参加全国书法大赛获得学生组金奖等。小女儿伍嘉琦虽刚入一年级,不但成绩好,还是一位有担当的班长,带领大家多次获得“优秀班级”称号。同学们有困难的地方,她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她总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十四年来,我们潜心从事山区支教,努力把这简单枯燥的支教生活过得充实、快乐而有意义,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人,温暖着身边的人。

十四年来,我们用爱心打开了一扇扇幼小心窗,让孩子的内心更明亮。

十四年来,我们更加懂得孩子们不需要怜悯,他们需要的是陪伴,是有尊严地生活,是一份真正的关爱。

虽然我们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微不足道的平凡小事,但我们坚信若干年后支教一定会创造出不平凡的价值。在这条幸福支教路上已走了14年。我想,未来,我们还会一直走下去……一直坚持将这份爱的火炬传递下去,永远也不会后悔!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