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6点半,忙完手头工作,宜都市松木坪镇党委书记李兴炎没有下班回家,而是抓起办公桌上的笔记本,直奔金岗岭村。那里,还有一场重要的“会议”等着他。
竹林环抱间的金岗岭村,一组“中心户”杨春益家门口摆着一张小桌,湾子里40多个农户的“当家人”围坐一圈。李兴炎一下车,没有多余的寒暄,村民们便急切地向他说起各自想法。李兴炎一一招呼大家坐下:“别急,今天的‘屋场会’就是让大家畅所欲言,一起把村里的事儿议一议。”
这次“屋场会”其实“蓄谋已久”。金岗岭村是松木坪镇粮油大村,农田面积近2000亩,但路、水、渠等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一直是困扰农户耕种的难题。
其实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在李兴炎脑中。松木坪镇粮油种植面积近1.1万亩,是宜都粮油生产第一镇,“这是全镇的共性问题,如何通过解决金岗岭的问题,举一反三,推动全镇农业产业高标准高质量发展?”来时路上,看着窗外广袤无际的农田不断从眼前掠过,李兴炎心中默默思考。
“芝麻垴的万民渠破损严重,几年前就说要修,到现在也没个动静,不晓得在李书记手里能不能解决。”杨春益开门见山,上来就抛出问题。李兴炎略作思考,问明情况后,决定纳入国土项目整治项目。他向村民保证“修不好,大家到我办公室拍桌子”。在李兴炎看来,不怕说话激烈、面红耳赤,就怕有话憋着、鸦雀无声。
李兴炎的坦诚消除了大伙儿的疑虑,现场气氛活跃起来。一组宏湾冲无机耕道,100多亩农田不能机耕作业;种粮食收入不高,书记能不能想想办法,降低农资成本;一块田动了虫,周围都要遭殃,水稻病虫害防治要联动……初夏的山村夜晚,乍暖还寒,乡亲们参与的热情高涨,“热点”问题“层出不穷”,又在热烈讨论中逐一得到解答。
“屋场会”一直开到深夜,大家依然意犹未尽。“以前,干部开会对着文件念,听着就犯困。现在‘屋场会’开到家门口,现场提问,现场就能反馈!”村民杨世进竖起了大拇指。看着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问题,李兴炎也感慨万千:“尽管来之前做了不少准备,现在看来还是考虑不完善,回去得加紧梳理落实。”
去年基层组织换届,镇村两级干部“大换血”。新上任的干部不熟悉农户,农户也不认识干部。“接触少,感情就淡,处理矛盾纠纷时就很被动,”李兴炎介绍,“经常哪句话说不对,就闹得不欢而散。”
为解决这一难题,今年起,松木坪镇探索推行“屋场会”,让干部利用晚上农户在家时间,以湾组为单位,通过“屋场会”直面群众听心声。李兴炎说:“干部不光要会说,更要会听,听出群众的真诉求,才能为他们解决真问题。”
为此,镇党委还专门下发了《松木坪镇“屋场会”工作方案》,每周三晚上镇村干部集中进湾组,需书记镇长解决的难题另外“加场”。今年以来,全镇已累计召开屋场会99场,收集意见建议212条。
夜幕之下,一座屋场,一方小桌,一盏明灯,没有主席台,没有扩音器,也无需讲话稿……干群同心,发展的路子越议越明,矛盾纠纷也越来越少。李兴炎说:“下一步,我们准备把‘屋场会’开到线上,让在外务工的乡亲们也参与进来,把松木坪发展得更好。”(通讯员 李广操 黎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