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好每一天,喜迎二十大 · 最新动态】宜都:赢在风浪里 解锁新“城”就
发布日期:2022-10-08 来源:长江云 编辑:宜都融媒体

+ + + + + + + + + + + 

在湖北,县域经济占了全省GDP近六成,在全省的经济大盘中起着关键作用,县域“小荆彩”如何撑起全域“大精彩”?10月4日起,湖北卫视《湖北新闻》推出系列报道《“荆”彩百县行》,探访湖北县域正在发生的新变化。第一站,走进全国百强县宜都。去看看这座因水而兴,向美而行的小城,有怎样精彩的转型故事。


+ + + + + 

一碗咸味绿豆汤下肚,再来两个裹满辣油的包子,宜都人的一天开始了,但这,还不够味儿。

记者赵黎黎:“早晨起来怎么有喝酒的习惯?”

湖北宜昌宜都市季狗子包子顾客李先生:“有啊,每天早上二两。”

喝早酒是生活在长江边老一辈人的仪式感,早些年江边货运的装卸工人和渔民大多夜晚工作天亮收工,清晨来上二两小酒,一晚的疲惫悄然散去。这样的过早仪式,延续至今,在清晨的酒香里,是宜都人骨子里自带的码头文化。

湖北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村民刘泽翠:“这是我们工作的地方,这是生活的地方。”

眼前这个展览室,将刘泽翠的记忆,闪回到上个世纪,由于宜都地处长江与清江交汇处,靠水吃水,长江捕鱼,清江养鱼,曾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收入来源。

湖北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村民刘泽翠:“全靠这个手把握住,把握住了撒网。每个星期就是这样的老茧都把它剪掉,都是缠的那个胶布,医用胶布。别人见了就笑,说你戴这么多金戒指。”

常年和水打交道,鱼和风浪不知道哪一个会先来。

湖北宜昌市宜都市枝城镇白水港村村民刘泽翠:“1980年结婚,1981年那时候小孩儿才半岁。我在沙湾,洪水把我的船掀翻了。我心里急得没得法,我的船就靠在浮子上。我就过去抢我的小孩儿,我的老婆也不见了,我也不管,什么都没管,我一个手拉着小孩儿,我一个手去抢她。”

当时,有人冲他喊,只能保一个!可刘大叔硬是一个也没放弃。孩子和爱人必须得一起护着,这才算守住了家。在风浪里争取生活,让江边的这些人,和江边的这座小城,自带一股战天斗地的魄力。三十年后,宜都,也面临了一次和刘大叔一样的艰难“选择”。

记者赵黎黎:“来宜都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体验,而且是只有这里才有的体验,就是下到水池里跟我们鱼群有一个亲密的互动。那大家先猜一下这个池子里面价值多少?卖个关子我们下去看一下。”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里边好多欧洲鳇,它的鱼卵在明星餐终端价格能卖到300多万,一辆劳斯莱斯缓缓向你驶来。”

鲟鱼,本是养在清江里,全世界70%的鱼子酱,都产自这里。但2016年,为了长江大保护,宜都要在一年间内拆除全部鲟鱼网箱。百万条鲟鱼眼看着就要无家可归。

记者赵黎黎:“当时网箱拆除的时候并没有放弃这个区域的产业。”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山。撤网箱不撤产业,还要促进这个产业的升级。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基本都达到了,目前是两个车间在全球是最大的。”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完全没有牙齿,没有攻击性。”

记者赵黎黎:“它是两亿五千年的活化石,网箱拆除的时候它们来这里会有不适应吗?”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初期还有一些应激反应,现在养它们的水质还是清江的,所以没什么变化,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拆网箱不拆产业,长江边的宜都,既要生态、也要经济。五年时间,季坚义带领团队,建了这个8万平方米的室内工厂化养殖车间,从鲟鱼养殖到产品深加工,致力将鲟鱼产业打造成宜都的新名片,但考虑长期可持续发展,季坚义选择做减法,每年产值控制在1亿左右。

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季坚义:“大家很熟很熟悉的中华鲟,国家一级保护的长江鲟,这些我们都要进行孵化,都要放流。通过二级保护的其他品种的鲟鱼产业化来进行良性循环,保护这些物种不断进行增殖放流。以保护它为目的,实施适度的产业化。像我们做这个行业20多年了,没这种执着这种情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一代又一代大巧破难、大勇不惧的宜都人,即使面对网箱拆除、化工搬迁、渔民上岸等伤筋动骨的转变,依旧在风浪里,以战天斗地的姿态转危为机、寻找新生,既拥有了一江碧水,又以近千亿工业实力跻身百强县。不止一面的宜都仍在探索前行,解锁新“城”就。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