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两江时评

两江时评

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荆楚网 编辑:宜都融媒体

1月29日,湖北日报邀请三位代表委员做客“建设先行区 两会现场谈”全媒体访谈间,聚焦“以流域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分享一年来的收获感悟,为我省先行区建设建言。自古以来,治荆楚必先治水。水是湖北最大的特点,水资源优势是湖北最大的生态优势,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重要生态屏障,湖北肩负着确保“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时代使命。站在全省战略发展全局,湖北努力答好流域综合治理“必答题”,扎实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以小流域为单元,绘好小流域发展“一张图”,以试点一域之光为流域综合治理全局增光添彩,确保江河安澜、社会安宁、人民安康,力争实现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治理目标。

抓“点”是方法,带“面”是根本。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基础,是积极探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重要举措。作为全省流域综合治理的基础性单元,小流域综合治理致力于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以“点”上重点突破推动“面”上整体提升。开展试点,一头连着“难点”“痛点”“堵点”,一头连着“发力点”“突破点”“增长点”。在试点过程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试”出可行性办法,取得实质性成效,推动实现从“点上发力”到“面上开花”。

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无论是十堰市茅塔河流域“穿城之河”实现清水入库,还是荆门市牌楼西河流域“缺水之河”实现润泽一方,亦或是咸宁市羊楼洞港流域茶马古镇重现繁华……这些寻路之法始终以问题导向,秉承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河一策”的原则,各有侧重,靶向发力,根据自身独特生态资源和自然地理位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小流域综合治理特色样板,以“小河清”保障“大河净”。累累硕果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也有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统一治理,是系统治理的细化,是实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环节,是落实中央治水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突出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怀有大视野和大格局,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坚持区域服从流域的基本原则,统筹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关系,不能把小流域综合治理想“小”了,做“小”了,而是从源头做起,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以水系为脉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路和村庄系统性治理。流域各部门、各区域要协同治理,打破部门和地域之间的分割状况,突出治理的整体性、综合性、协调性,形成生态治理“一盘棋”,做到目标一致、布局一体、步调有序。

小流域综合治理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久久为功,用好共同缔造“金钥匙”,把群众发动起来,让群众参与进来,开启流域治理“幸福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利用屋场会、群众会等载体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特别是在流域治理方案制定和工程设施中,要充分征求流域居民意见,尽可能反映居民的诉求和意愿,激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引导群众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提升群众生态文明意识,让守护一江碧水成为群众共同的行动指南。同时,坚持真抓实干,将“问题清单”转化为“满意清单”,把试点工作做成实打实的治理工程、发展工程、民心工程,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得到小流域综合治理实实在在的成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湖北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走稳“四化同步”发展路径,持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奋力绘就生态美、产业强、百姓富的幸福画卷,为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行稳致远保驾护航。(宜都市姚家店镇人民政府 刘鑫)

(稿源:荆楚网)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