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两江时评

两江时评

乡土文化助推乡村教育行稳致远
发布日期:2023-03-15 来源:荆楚网 编辑:刘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创新”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乡村振兴、农村的现代化离不开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这里的高质量不仅是指办学条件及设备的提升,还要在“精神富有”上下功夫,在传统乡村道德和乡村文化的基础上,人们的心理普遍健康、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以及心灵充实,因此,以优质乡村教育推动乡村道德重塑和乡土文化转型,营造文明乡风,立德树人,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达到乡村“精神富有”的可行路径。

乡村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的乡村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乡村教育质量整体有待提高。“乡土性”是乡村教育的底色,它蕴含于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天然联系之中,是从乡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孕育而出的。乡村教育作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实现特色发展的落脚点应当在于乡土文化独特性的表达,因此,随着乡村振兴的纵深推进,乡村教育高质量的继续深化,可以通过开设乡土文化课程来传承乡土文化,让乡村教育有根有魂,同时,也让每一个农村孩子能在受教育过程中,找到热爱、自信、快乐,以此助推乡村教育行稳致远。

乡土文化教育的本质是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形态各异,所依托的载体也各不相同。那么,挖掘各地乡土文化中所涉及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传统技艺等,与乡村教育相结合,把这些在时光中沉淀而成的文化瑰宝请到课堂上来,列入课程表,以此传承乡土文化,丰富乡村教育的内容。譬如,在甘肃兰州七里河区王官营小学,不仅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太平鼓被引入课堂,而且舞狮、武术、剪纸等25门传统特色文化也被纳入课程,让乡土文化浸润课堂,唤醒了孩子们的乡韵、乡愁和乡情。开设这些乡土课程,不仅培养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祖先、传统文化等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也让古老而传统的乡村文明赓续传承,让乡土文化落地生根,让乡村教育“别样红”,更好地满足了乡村孩子的需求,提高了乡村孩子的文化素养。

除了让乡土文化在课堂上“润物细无声”,还要大力推广乡土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实用价值,做到“掷地有声”。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乡村学校附近建立乡土文化教育基地,如传统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手工艺作坊、农家乐等,让城里的孩子和乡村孩子一起到基地开展研学活动。譬如,在宜都市姚家店镇油榨坪村,有一个集农事体验、农艺制作、行业培训等为一体的“生态·农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包括缝纫馆、生活馆、木器馆等10多个场馆、9个劳动实践主题、近500个活动课程。通过农田劳作体验、制作手工艺品及当地的特色食品等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本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用价值,增强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此外,城乡学校可以联合开展乡土文化活动,如举办民俗节庆、乡村文化艺术展等,不仅可以弘扬乡土文化,也可以让城市学生了解和尊重农村文化,增强城乡交流和融合,让乡土文化真正落地生根,让乡村教育变得更加有声有色。

要让乡土文化教育助推乡村教育向更深、更远处发展,政府部门要强化执行力,为乡村文化传承提供政策支撑及资金扶持;教育主管部门要选派有胆识、有作为的领导干部主抓乡村教育,并鼓励积极上进、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的老师到乡村学校驻扎,深挖乡土教材的内涵及精髓,这样才能凝聚一股发展乡村教育的内驱力;还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公益力量,吸引更多单位部门关心支持乡土文化教育事业,主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参与,形成共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良好局面。

乡村社会作为一个鲜活的有机体,承载了现代文明之源流,是充满生命力的有机体,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乡土新文化来润泽孩子们的心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每个孩子熟悉家乡热爱家乡,并在接受优质的教育同时,带着乡愁带着情感成长成才,将来能反哺家乡助力发展。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在人才,关键在教育,只有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让乡村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宜都市特校 邹红艳)

来源:荆楚网)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