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宜都“国风”婚姻登记点迎来首对异地新人。来自深圳的王先生和宜昌的刘女士在这里办理了登记手续,并在百囍图、“宜”见钟情、婚书墙等打卡留念,仪式感满满,开启了当地接纳、吸引异地新人旅游结婚的大幕。
婚俗改革很多地方都在作出尝试。在5月20日,湖北宜都、茅箭、钟祥等地都通过“520”集体婚礼,开设“公共灶台”、公交婚礼等形式,让婚事新办简办,鼓励新人及家庭走出费时费力、“耗人耗财”的婚礼流程。
结婚不应该成为负担。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婚礼规模和花费逐渐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支出,也与社会倡导的节俭美德格格不入。结婚本应是人生一大喜事,不应该让天价彩礼、大操大办、随礼攀比等不正之风给新婚家庭及家人增添沉重的“砝码”。有的家庭认为,倾尽积蓄、砸锅卖铁甚至举债借贷也要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落下地也只空留几天的“热闹”,还债还情给新婚生活蒙上无名阴影。
婚俗改革有一个渐进引导的过程。2020年起,民政部印发《民政部关于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婚俗改革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予以推动。婚事新办、简办离不开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正确引导,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简办婚礼,如为举办“公交婚礼”“集体婚礼”的新人提供公共服务便利等;要打造婚事新办、简办示范工程,举办简约适度而富有纪念意义的婚礼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要拓宽宣传途径,利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扩大影响力,将婚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人人践行“新常态”。
移风易俗,非一日之功。当“彩礼”习俗变成“天价彩礼”束缚,当青年人出现“谈婚色变”“结不起婚”现象时,
改变思想观念就势在必行,其中就包含文化习惯的改变、过度行为的约束、社会环境的包容等等,唯有破旧立新才能为幸福加分。(宜都市经商局 张泽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