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宜都 > 文润宜都

文润宜都

缘忆横冲
发布日期:2023-09-28 来源:潘祖德 编辑:宜都融媒体

在地图上,横冲乃弹丸之地,敲击键盘兴许能搜获无数个相同地名。本文要记的,是处于鄂西南宜都市腹地的一个丘陵横冲。

欲说横冲,不得不先提及礓嚓子湾。读者有所不知,作为最生僻地名,“礓嚓(音jiāng cā)子湾”在2017年入选100个湖北省首届“最美地名”,也成为宜都首个被冠以如此美誉的乡土地名。

礓嚓,基础释义为台阶。据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人们从周边五羊河、横冲经大包垴去枝江方向必经这里通过。因为坡陡路滑,住在山坳的一户江姓人家为方便行人,便在此湾自下而上用石板和灰浆砌出一条台阶路,从此落名礓嚓子湾。字眼虽生僻,但家乡人都明白在横冲,而且大都感恩行善者,不少人习惯叫成“江踏子湾”。

横冲,与我的老家双河桥近邻,这一片都是海拔三四百米的丘陵。从地质地貌看,两村最明显的区别是:前者属于黄土地段,大理石、石灰岩分布较广;后者遍布砂土,平地宜种水稻,岩石难觅。

横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就是一个小地名。过去,这里只是一个名为洲阳乡(“文革”称“公社”)的建制所在地。横冲地盘并不大,当年的住户也不算太多,三五抱团散落于道旁平地或山坡。因属一级政府驻地,这里的功能相应完备,有卫生所、学校等公益场所,还有供销社、食品等服务机构。新生代的父辈、祖辈们大多记忆犹新。

△横冲新貌

我与横冲的主要交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从16岁到26岁十年间,几乎有七八年在这里活动,与横冲相伴、相亲、结缘。

因为五岁启蒙,高中毕业时我才十五岁,还是身子骨单薄弱不禁风的少年。父母担心我挑不起担子、挖不好田,就设法联系师傅,把我送到横冲卫生所学医。当时有个优势,这家诊所的负责人吴医生,正好是本村同组的邻居。他答应后,又在所里为我明确了两个师傅,中医、西医,外科、内科都有医师带。那时候,师傅们也特别忙,诊所里人手不多,门诊的,出诊的,有时所里空城。见我是高中生,读书有点悟性,师傅经常激励我“秀才学医生,只用一早晨”。

我自然明白,这是老中医授徒的一句俗话。学中医绝非死记硬背,但记忆是必须的,而且量很大。初学那几周,按照师傅的要求,我起早贪黑,诵读、用毛笔小楷书写《四大药性》《濒湖脉学》等小册子,至今尚能背诵“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以及李时珍27种脉象歌诀。

除了苦学硬背中医经典,还得经常跟随师傅进药房练习抓药。短短数月,我几乎识记药柜里当归、黄连、熟地、天麻等近百种常用药。识别药物的同时,还需诵记《汤头歌诀》,如“四君子汤”“金匮肾气丸”“人参败毒散”之类;还要弄懂中药四气、五味、六陈、七情的原理,铭记十二霸、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禁忌药警示要诀。只有牢记并熟练运用这些,师傅才会教给你如何看病开药方,人命关天,医生要极端负责的。为了实践,师傅们还常带上我去乡村出诊。

正当我学医兴致勃勃、信心满满的时候,乡里缺少老师,领导又商量我改试教书。两年后,我离开这家卫生所去了横冲小学。

虽然后来陆续参加过多次专业培训,也进师范学校系统学习过,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一名中医学徒改做乡村教师,犹如让货车司机忽然换驾一艘“客轮”,对我来说这绝对面临一场心理挑战。

横冲小学是我熟悉的地方,也是我曾念过一年初中的母校,离礓嚓子湾不足一公里。学校处在山谷之间,一条呈南北流向的溪沟穿过校园。教室和教工宿舍均为砖木结构的平房,被溪沟隔离在东西两侧。早年的活动场地比较狭窄,后经当地群众改河造田,架石拱硬把这条溪沟给盖住了。整个校园变平整,活动场地被扩宽四分之一。

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横冲校园的面貌焕然一新。除了保留操场上的老榆树,另外增设了一口水井,还征地改造近一亩水面的鱼塘。学校的生源,当时面向洲阳乡八个自然村(后合并为四个村)。服务区域面广,师生人数一度多达500余人;同时,这所中心小学还代管周边三所村小和教学点,负责这些校点的业务指导和财务管理。

进入校园,面临的第一大考验,不是生活琐事,亦非人际交往,而是进教室、上讲台怯场。记得开始接手的是四年级,那时我才十八九岁,下面四十多个学生都是已满10岁的孩子。个别淘气的男孩,身高和体重已逼近我,站在旁边无疑会带给我相当的压力。

起初那阵子,我在极力提振气势,学生也在审视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在课堂教学上,我虽然精心备课,可一登台就跟表演一样容易“忘词”。要是出现学生穷追猛问,我是很容易慌神和乱套的。

一次教《古诗二首》,我跟翻译官一样,三两下就讲完了;再引导学生朗读几遍,剩下的时间就做几题作业,搞得他们面面相觑、不知所措。通过神情观察,直觉很快告诉我,学生根本没弄懂两首古诗的意思,更甭说体会诗歌的意境,学生大概也没遇见过如此简单的教法。经过内省和思考,我自己也感觉愧对语文教师的名号。

当晚,我请教经验丰富的住校老师,他指导我重新修改完善这份教案。经过准备,第二天我“补火”重上《古诗二首》,还邀请这位师傅现场听课提出意见。这次,我从调动积累,启发学生弄懂古诗题意,了解诗人背景开始;然后抓住生字词和诗句的含义,训练学生反复诵读,并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课后,指导老师肯定了我的教学,再次提出改进建议。

渐渐地,我爱上语文教学。跟孩子们一样,那时满脑子想着“花样翻新”。过去没有互联网,乡村学校的电子教学资源近乎为零。利用进城学习的机会,我特别留心去书店选购几盒音乐和情景故事磁带。回校后,我借用仪器室唯有的一台小录音机,不厌其烦地加夜班收听、剪辑、合成。在后来的教学中,我试用自己的配乐朗读,相继执教过《鸟的天堂》《狼牙山五壮士》等公开课。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破天荒感受轻音乐中的鸟叫声、短兵相接的厮杀声。没料到用这个“笨办法”创设的情境,竟触发了孩子们在阅读教学中的多元想象。

在横冲校园那几年,我以语文教学为主,也曾教过数学,记得有一篇数学小论文《运用学具教学,启迪学生思维》,还被当年县教研室铅印版《教研通讯》刊发过。在钻研教学的同时,我还连续担任过几年班主任,组织少先队活动,带领学生外出野炊。与音乐教师合作,自编《野炊之歌》,并教唱给学生参加儿童节表演,其乐融融。

学校是服务群众的窗口,研究和协助解决因贫辍学的问题,同样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当班主任那些年,我步行或骑自行车走访过不少贫困生。翻开过去的日记,有两个家庭令我至今难忘——

这两户人家,都居住在横冲村罗家垴上的水库边,一户吴姓,一户李姓。吴家四儿一女,加上老两口共7人;李家紧挨其后,相距不足百米,一男二女加户主共4人。两家致贫原因复杂,但均与劳动力缺乏有关。吴家典型家大口阔,因病负债;李家更特殊,几年前女主人离家出走,一夜间撇下三个孩子,那时家中长女才十五岁!

先到吴家。老吴夫妇都不在,只见四个孩子正在吃午饭。生活辛酸,家庭贫困,儿女们虽显精神,却营养缺乏个个消瘦。已跟父亲学会瓦匠的老大,平日里主要劳动就是和泥做瓦胚,风干的半成品还由他封窑烧制,尤为辛苦。这个过早担负起养家重任的老大噙着泪介绍,其父身患重病多年,家中财路窄、呆账多,一家人借钱为他四处求医;眼下稍有好转,可家里已欠下三千多元债务……病人丧失劳力,一不能挑,二不能扛,吃了饭只顾放放牛、钓钓鱼,仅此而已。

当年,就是年轻的老大领着两个年少的弟弟,苦力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老三辍学跟着老大学做土瓦。老二做裁缝,空闲还搞一些贩运,从地里采摘南瓜、黄瓜,然后骑自行车驮到20公里外的枝城镇,去卖点小钱补贴家用。老四、老幺两弟妹,均由哥仨帮扶念书。

走进李家,感觉情况大不一样。虽有土房三间,全无粉刷。家中四口人,算上长女也仅一个半劳力。耕种四亩多旱地,饲养五头生猪、一头牛,多不容易!家访当天,一家老小正忙着整玉米。他们种的还是当地老品种“白马牙”,还解释说新种要的肥料多些,增加成本高。我当时很不理解,怎么就不算算增产、增收和营养账呢?

再看看堂屋里,已堆放着晒干的一千多斤玉米粒,加上邻居几个人正围蹲一圈帮忙拨棒籽儿。这时,没上学的李家幺娃气喘吁吁跑回来报告,学费有“救”了:横冲岗上的酒厂收玉米,25块钱一百斤!男孩的父亲忙用风斗整好一担包谷,准备马上运出去卖掉。

令我吃惊,这家最小的女孩儿还向我透露,“每天放学回来,别的事不用管,有爹去做。我只顾猪草,要寻很远呢,最怕天旱到处不长草;小哥管放牛,家里的黄牛是三户合养,户户轮流转。到了我们家,不好好喂壮还会赔钱的……”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三十多年前,山区家庭有两个孩子上学,每年少说也得缴杂费40多元钱,小学念完没个三四百元不行,家里还有其他繁多的费用。当时,我心情沉重,觉得贫困的农家子女确实面临“念书难”问题。回学校我立即向领导反映,建议为这些困难学生减免费用。

时隔多年,不知当年那些过苦日子的学童如今生活得怎样。他们受过委屈、懂得珍惜,更明白如何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日久生情,影响一生。在横冲工作和生活的那些日子,我与众多师傅和同事结下兄弟般的友谊。回顾普普通通的岁月,心中涌现出一个个浪漫或激动的故事情节,脑海里呈现出一个个严肃或活泼的人物形象。广泛经历,也让我懂得“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道理,渐悟“从医心中装有病人、教书心中装有学生”的理念涵义。

△横冲花卉产业

△农家书屋

△幸福院老人

时过境迁,当下横冲已是四村合并的一个大村。原来那块“小岗”坡地,早已蝶变成省道沿线哧溜成串的农庄小集镇。卫生所、学校、供销社、食品站已成为过去一代横冲人的梦景;取而代之的是村卫生室、花卉市场、农家书屋、幸福院,还有餐馆和商店……

礓嚓子湾,已无实景可考,但其美名必将伴随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记忆永存,抑或成为古老横冲的一道文化符号。

如果说,“横冲直闯”是旧时横冲留与人的理解,多少带点蛮干的意味;那么,“横下一条心,冲出一条路”已成为新时代横冲人的铮铮誓言,也必将引领这里踏出一条富民强村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 /Profile/

潘祖德,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市散文学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都市故事学会执行主席。挚爱美丽乡村,感悟百姓生活,尝试笔触育人。作品散见报刊网媒。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