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宜都 > 文润宜都

文润宜都

五童庙印象
发布日期:2023-07-12 来源:潘祖德 编辑:宜都融媒体

潘祖德

大河向东流,小溪分散走,家乡的沟壑尽藏我心头。

早年,借住我家的地质队员,每晚忙着打开一幅幅长卷航拍图,那是用相纸洗印出来的一张张黑白地图。油灯下,我探头学着那些工程师,在圈圈洞洞、密密麻麻的图纸上,寻找家乡的山水。

图片方寸有限,有些地方要用几张图拼凑才能完整识别。

五童庙,在当时的图纸上不难找到。虽然分属不同乡镇,我们却背倚共同的靠山——云台观。犹如厚慈父爱,这座海拔近九百米的高山,以其伟岸雄姿守护四方,赋予乡民足够的舒适和安全感。

我家距离五童庙约两公里多。因地势走向明显,这里的水系分布各应其主。云台观东麓,激流拍打裸露的岩石,溪水汇聚水井坪村,折向东北并入枝城九道河;云台观西侧,山泉顺谷而下,细砂河床略显温柔,途经家乡王家畈镇双河桥村,一路向北注入渔洋河。

儿时玩伴很多,且爱结伙四处游荡,逛五童庙算是一处。

因地势中部崛起,去五童庙先得东进,绕过淹水屋场,沿小溪左岸的大路上行。半小时后,越过分水岭,再顺着另一侧的溪沟土堤,向东北蜿蜒下行。过去财力薄弱,同一县市不同乡镇,处理事务难于统筹。如今早已铺就宽敞明亮的乡际硬化公路,多年前却是鸡犬相闻而无大路可行,仅有一条狭窄的、野草丛生的羊肠小道互通。

行乡村小路,说实话我并不乐意走山道,而偏好沿途伴有溪流。林间曲径通幽,虽风景亮眼却让人孤寂;不像小溪旁的路,静美中洋溢几分活力。所谓游山玩水,意境大抵如此:每遇突兀高山,每瞅嶙峋怪石,溪流不再是洋洋洒洒的通途,有时变得迂回婉转,或猛烈撞击水花四溅,或盘旋打磨分道扬镳,或聚拢发力持续向前……

五童庙,便处在那条彪悍溪沟的一个折弯处。在地图上瞧,就像一颗大纽扣,把一大一小两条古老的“门襟”河紧紧锁在一起。

我感觉,五童庙应该有、也着实有过庙。据传,那座圆圆的小山顶就留存着庙的遗址,可我从未见过这里的庙。或许,在“破四旧”等高峰时段,这里的庙堂早已不复存在。毕竟,扫除一切“牛鬼蛇神”,是当时“造反派”以及所有国人的政治任务。

在无神论者眼里,庙宇实为“神堂”的代名词。既是神庙,必当拆除,文物保护意识戛然归零。小至家庭,大至一方,无数价值不菲的建筑和艺术品顷刻毁于一旦,这让后来不少艺术家心痛不已。

无知者无畏。本是一座庙的传说,称呼的人多了,也就像“仙女洞”之类,成为区域的地名。名不见经传,口口相传难究其源。

儿时的小伙伴冲五童庙去,最初缘于一家店铺。铺面不大,背靠山石,坐落于山脚。店门口,一条石板路紧挨河沿,位置显得很窄。售货窗向着大路,主人不在店的时候,就用数块黑木板拼锁着。

这店老板姓刘,名善夫,那时约莫六七十岁,是当地少见的肥胖老头。在过惯了穷日子的孩童眼里,这类菩萨体态的老人,当属荣华富贵的化身。也巧,人如其名,老爷子给我的印象还真有些和善。

这种感觉源自两点:一来心宽体胖,貌似有点儿古怪,但只要你跟他开口说话,那神态和声音并不叫人陌生;相反,略带嘶哑的婆婆腔,成为老头的标志性语调,小孩子容易接受,毕竟“女人”味儿更显柔和义气,传递出安全气息。二是老头待娃儿不厌其烦。

每次去了,见我们踮起脚趴在柜台前左顾右盼,老人便慈祥而细声地探问:“想买么事?看好没有?”等你指明相中的东西,他会为你挑出来包装好。更有趣的是,买好货物离开,他还从那透亮的玻璃缸罐里夹出几粒糖果给你。事儿虽小,亦有人悟归老“谋”深算,却正是这一细节,让我铭记老头的“善名”。此后,我们舍近求远,每当攒够钱,常三五成群相约往善夫店跑,结果冷落了附近的商铺。

当然,去五童庙买货,也绝非冲着那几颗店主“恩赐”的水果糖,更重要的是,店铺里有孩子们所需的花样繁多的各类文具和用品:彩面笔记本、各式练习簿,精美的羊毫毛笔、图色艳丽的卷笔刀,还有男孩子喜欢的自制手枪用的打火纸,一排一排的,琳琅满目。

有时赶过去,关门。邻居说,老头去很远的码头进货了。后来打听得知,善夫爷是在商埠重镇枝城街上进的货。那时运输不便,很多地方没有通车,胖爷子往返一趟,还得挑着箩筐走很远的路。

旧时,乡民们称货郎为“挑八根系”。宜都市枝城镇,古称丹阳。当今解放路,史载曾为枝江县治驻地680余年。这里水陆交通便利,历代商贾云集。镇上进货渠道广泛,货物种类齐全,价廉物美。刘老店吸引顾客,与其灵活的经营头脑、充足的优质货源关系密切。

常言道,十里不同俗。其实,我的家乡,与毗邻区域的地貌也存在明显差异。不知远古时期地壳是如何运转的,我所居的村落双河桥,以丘陵为主,多为砂土地,具有大片适宜种植水稻的良田;不像周边临近的大包垴、五童庙各类岩石遍布,水易渗透,需种旱粮。

五童庙的石头奇形怪状,无论在山上还是路边,任你胡思乱想。在距离店铺不远处,路边一块“迷藏石”令我至今难忘。奇石自生小洞相连,两边像张开的蚌壳,正好容纳两个小孩背靠背躲藏,挺有趣。

善夫老人不在店的时候,我们想多等一会,或者东西买到手返回途中,先藏好花钱的宝贝,再自由放荡布阵玩耍石头山。

一年冬月,我和同村小伙伴勇子、柱子兄弟去买“纸引”(一种火药纸),身上还别着自制的木柄手枪。小枪尾部,有一铝片包裹、用橡胶带绷紧的木栓,往后拉枪栓可开挂。将微凸的药纸片塞进空隙,再扣动扳机,栓子猛然撞击,纸引会发出“啪”的爆响声。

过去的山娃子,难见洋玩意,玩这种游戏也难免上瘾。不过还算安全,也有乐趣。路上,我们商定好等买上纸引就开一“仗火”。

运气不错,遇上刚进货回来的善夫爷。我们每人花上几毛钱,买了几张纸引就匆匆离开。孩子心里惦记什么,成人是难以察觉的。

说干就干,有了指引就相当于配发了“弹药”。返回途中,我们各撕下几片棕叶,绑紧袖口和裤腿,再往腰里扎紧几圈,俨然一名全副武装的游击队员。一声令下,我们疯疯癫癫,从山脚爬向山顶:钻石缝,穿密林,架战壕,骑石马……无拘无束,追上撵下。正当我们玩得开心时,不知谁家一条大黄狗也凑热闹“汪汪汪”狂冲上来。

“妈呀,真要打了!”勇子急眼说。我比他小两岁,比柱子大半岁。瞧那黄狗已气势汹汹逼了过来,我吓得握住枪扑向他俩。

“开火!”柱子大喊一声,石头雹子般落下,我们用勇气堵住了恶犬的进攻。可是,黄狗并没有退却,只是立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狂吠,似乎有不逮着我们誓不罢休、有辱狗界之意。见黄狗不退,我也急了,枪里还装有一片纸引,我不由分说瞄准黄狗猛扣扳机——“砰”地一声脆响,那狗居然像坐滑竿似的连滚带爬逃下了山。

“哈哈——”,勇子仰天大笑。我都快尿裤裆了,他兄弟俩还挥拳狂舞。柱子兴奋,拍我肩膀大喊:“好样的,回营给你庆功!”

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五童庙名气依旧,山水秀美,和我老家一样,早已进入乡村振兴、生态优先、产业转型时期。


采摘金银花

当今五童庙,人业和美,安逸富足。这里的基础设施和民居条件不断改善,这里的茶园、金银花种植及其他特色产业初具规模,这里的干部群众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共同改变着家乡的面貌。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乡村之变,美无定式,各具千秋。共享关键词应有:头脑、科技、谋划、引领;既有标兵,更有追兵。



作者简介:

潘祖德,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市散文学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都市故事学会执行主席。勤思考,乐练笔,重口碑;挚爱美丽乡村,感悟百姓生活,尝试用笔触育人。多件作品散见报刊网媒。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