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宜都 > 文润宜都

文润宜都

慧言妙语藏民间
发布日期:2023-05-10 来源:潘祖德 编辑:宜都融媒体




□文 潘祖德








大千世界,每个人喜好不同,但都理应得到尊重;反言之,你可以不喜欢,但绝不可轻易嘲笑或否定。因为凡人不可能拥有包罗万象的知识和阅历,也不可能随意百分百去明辨别人的是与非。

历史的经验表明,高手大多在民间。比如语言,对一个善于洞察社会的人来说,无论是世代凝练传承下来的哲言格语,还是当下智人灵光闪现道出的雅言俗语,抑或普通民众日常交往产生的趣言妙语,无一不是思维碰撞的火花。其表达形式灵活多样,有的实话虚说,有的正话反说,有的整话零说,有的直话弯说;其功效收益殷实丰硕,或点人聪明,或教人机警,或启人深思,或逗人开心。

作为普通记忆人群,年幼时处于语言积累的快速增长期,而父母家人的影响可谓启蒙。本人就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成长的。

积积攒攒,买把花伞;大风一吹,一个光杆。至今记得,儿时雨天出门,母亲叮嘱我们保护好自己的小雨伞。因为贫穷,家里添置一点物件实在很难。就这几句,让我们懂得珍惜才能拥有。

童年居住“四水归堂”的老屋。房顶小瓦破碎漏雨,经常要用盆和木桶接水。父亲每次上屋调瓦,嘴里就不满地唠叨“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之类的话,还提醒我们平时注意防范。

吃饭端满碗,下田躲大懒;利己当先锋,干活磨洋工。这是大哥年轻时当生产队长,常警示社员群众勤劳爱集体的俗语。

儿时不识字,更不会记录,但我总觉得身边人说话有魔力。一旦被我耳闻,好听的就如“磁盘”一样储存于脑际,且经常温习。

大我十三岁的姐姐是乡村教师。还没到入学年龄,我就跟随她穿梭在村小的教室和办公室。一位性情活泼、口才出众的语文老师,说过很多逗人捧腹的语句,一段略带夸张而又形象嘲讽钢笔质量的顺口溜,让我现在想起来还忍俊不禁——

花了七块七毛七,

买来一支蘸水笔;

要写的时候不出水,

不写的时候水直滴……

说完,他还故意凑近我的小脸蛋猛问:“你说着急不着急?”吓我一跳后,便留下一阵爽朗的笑声。

民间艺人吃“百家饭”,见多识广,大多能说会道。

一位堂兄是村里有名的瓦匠,捡漏上房、打灶砌墙,业内之事样样精通。更有趣的是他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每次请他来家里办事,瞧他那“本山大叔”训徒弟般的言辞和神态,就憋不住笑岔气。

心情好时,天快黑了,主人催他收工吃饭,他会嘟囔道:“不要慌不要忙,太阳下山有月光”心情不好时,遇主人喊他进餐,他兴许会不耐烦皱眉怒嚷:“事没搞完催吃饭,锅里煮有王八蛋?”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他干活正起劲时不要打扰,否则会自讨没趣尴尬不已。一旦闲下来,他便以响亮的口哨声暗示别人。凡是会唱的歌曲,经他口腔旋转出来,气流立即演变成清脆的音乐。

家乡不少农户为了省事,过去都有算计着请来几帮手艺人同时干活的情形。这位爱热闹的堂兄,最喜欢与其他师傅双簧逗趣。

一日,本村艺高的木匠和他同时被请进我家忙活。稍有歇息或是喝茶的空档,堂兄就用娘娘腔哼唱民间歌谣刺激木匠:“医生屋里病婆娘,木匠屋里栽架子床……”木匠便打诨回敬:“篾匠屋里破竹筐,瓦匠屋里穿洞子墙……”随后就在乐呵呵的氛围中相互递烟。

年少时我只觉得,艺人们拥有聪明的头脑,积累着丰富的民间语言,却感觉不到这些有趣的话究竟蕴含着什么。上中学后乃至更晚的时候,我才悟出其中的门道,他们哼唱的这类歌谣,说明旧时代劳动者付出与回报错位,反常的“常态”往往就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青年时期,我的经历渐渐丰富起来,学医,做裁缝,任村团支书,虽然工作一时没能定型,父母家人也揪心我太瘦弱干不了体力活。而我自己却没想那么多,反觉得乡村是个吸收民间文化的大课堂。

十七岁那年去一家诊所学医。“医术不明,钝刀杀人”这是中医师刘先生与我见面之语。他严肃地教诲我,“医学无止境,从医也是一门高危行业,如同司机一脚踏着刹车,另一脚踏在公安局。”

一番话说得我提心吊胆。像众多学徒一样,我高度警觉起来,利用早晚时间,发奋苦读《药性赋》《汤头歌诀》和《濒湖脉诀》等大量传统中医理论,老想着具备真才实学的从业本领。

跟随师傅坐诊、出诊,或在药房抓药,为病人换药,我有机会接触到大量风格各异的民间“讲师”,包括那些老道的医师们。

一次, 因夫妻闹矛盾,一位受伤的妇女流着泪走进诊所。

女医生忙着给她处理伤口,病人很是伤心。女医生一边用碘酒棉球为她消毒,一边说着有意思的小段子稳定对方情绪:“女人都是‘菜籽命’,落户磨合就生根:嫁给当官的做娘子,嫁给杀猪的翻肠子,嫁给打铁的抡锤子……”几句话没说完就把年轻妇女逗乐了。

那些年,也常有病友或群众对就医不满,社会上出现一些嘲讽水平低、疗效差,却又收费贵的段子:“庸医坐中堂,问病开药方;打点青霉素,挂瓶葡萄糖;死又不会死,活也活不长。

在短短近两年学医过程中,我也记住不少保健和养生常识。

一日一枣,长生不老;核桃山中宝,补肾又健脑。

女子三日不断藕,男子三日不断姜。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胃不是饿病的,而是被撑病的。

……

随后一年半,因故我又跟随大哥走村串户学裁缝,再增频繁接触乡亲们的机会。各类民间段子高手纷纷出现在我的视野,一些经典的语言信息,如山涧溪沟的野泥鳅源源不断溜进我的记忆之笼。

一老头讲“哑谜”趣话,俩亲家斗“嘴”笑得我流泪。

男亲家早餐后故弄玄虚,说是要回去忙着从上田往下田舀水抗旱;亲家母疑惑,上田往下田可破堤自流啊,干嘛舀水?

男亲家回答,堤是破了可它不流啊!亲家母忽然明白,对方是在奚落自己没主动留客,于是灵机一动,要亲家别急着走,称中午来做美味。男亲家好奇地问做何美餐?她说准备炖麻雀火锅。

男亲家同样疑惑,哪来麻雀?亲家母告诉他稻场里多的是。他接着又问怎么抓到的?亲家母故作放松,表示可用石磙碾压。男亲家不信直摇头,亲家母坚称过去一碾一片。男亲家忍不住追问,麻雀不知道飞?亲家母凑近他耳边神秘道,有了好吃的赶不走呢!

类似这样的趣味智段,在家乡田间地头处处可闻。还有正话倒说、顺话反说,听似不合情理甚至一派胡言,细品却有着强大的逆向思维能量,显示出古老先民具有娴熟的逻辑智慧和语言技巧——

喜鹊蹲窝会唱歌,河里鱼儿滚上坡;先生我后生哥,哥哥念书我教学;妈妈出嫁我打锣,爹过喜事我抬盒。咿儿嚯衙儿嚯,一拨人从嘎嘎(方言外婆)门前过,嘎嘎正在睡摇窝(方言摇篮)……

进校园上讲台之前,我曾经有过一段村团干经历。那时,正值改革开放,包括文化事业进入活跃期。一名基层团支书,必须接触社会群众,尽力丰富青年文化生活,这也增强了我的语言积累意识。

相互拆‘弹’,即成哑弹;相互捣蛋,一起完蛋。这是我最早听到一位老干部警示年轻人团结奋斗的言论,正好与后来出现的几句经典对应吻合:“相互补台,好戏连台;相互拆台,一起垮台。”

开放初期,不少人思想滑坡,开始追求享乐。一位老支书在群众会上提醒,“莫怪我老和尚念经——句句难听,有些人不顾家底,图一时之快留下后患!这叫‘卖了媳妇换酒喝,先痛快后难过’。”

当然,生活中也难免出现各种俗语杂音。“看稀奇,看古怪,两支铅笔谈恋爱……”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车站等常见的“套铅笔”行骗者惯用的开场白。还有逢年过节,街头耍龙套、推滚灯的打趣荤段:“好笑好笑真好笑,娶个媳妇爹又要……”以此逗乐围观人。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只要客观上遇见过,人生中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经典的人或事会根植于你我的内心,乃至铭记终身。

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趣言妙语就是这样一种客观存在。当你拥有时怡然自得,一旦失忆或混淆不清时便会焦虑不安。

根深方才叶茂。语言积累除了阅读、实践,从民间采集再自我创新也是一重要渠道。如深山酿出的蜜,性价比高自然俏销。

总之,一句朴实的经典,往往折射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简介


潘祖德,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市散文学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都市故事学会副主席。勤于思考,乐于练笔,重于口碑;挚爱美丽乡村,感悟百姓生活,尝试笔触育人。作品散见报刊网媒。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