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宜都 > 文润宜都

文润宜都

乡村新“五怪”
发布日期:2023-03-17 来源:潘祖德 编辑:宜都融媒体


潘祖德

乡村山水,或许是一道亘古不变的风景;乡间陋俗,或许在传承中消失殆尽。唯有百姓,一代接着一代,朝着文明社会主流方向,薪火相传。走进现代乡村,可见万千奇异之变,颇能博人兴致。本文抽丝剥茧,略选“五怪”,试以发展视角透视,兴许见怪不怪。

一怪:怠慢肉荤好野菜

……

说到野菜,不少中老年人会想起上世纪“度饥荒”的岁月。那时,天灾加人祸,到处缺粮少食,百姓养家糊口出现危机。睁眼可见,吃不饱的乡民四处寻觅食物,山间田坎挖野菜留下一道道土痕。

老家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很多,节节根、笋子、香椿、绞藤花、山胡椒,知名或不知名的,根、茎、叶、花、果,能吃尽吃。

不堪回首,在极度贫困食不果腹的年代,野菜用来保命撑肚子,是人们抵御饥饿的最后一道“防线”。食用简单,野菜大多水煮盐拌,或淡淡加在主食和面糊、薯类食物中合并充饥。即便如此,仍有不少同胞因不识属性误食中毒,或因营养不良而失去生命。

数十年过去,当今生活富足,或是营养过剩,野菜摇身一变,成为体面的绿色健康食品。野菜食用“关口”前移,鲜嫩“节节根”、美味“蒿子粑”、花椒叶煎饼、鸡蛋炒椿芽、马齿苋菜馅儿等等,饭店农庄,家庭餐桌,数不清的“野”味美食闪亮出笼。昔日的“救命草”已成如今的“座上宾”,折射文明时代的深刻变迁。

凉拌野菜,风味独特,在鄂西城乡算得上是招人喜爱的下饭菜。好客之家的餐桌上,荤素搭配的佳肴间,摆上几碟香油佐料调匀的红白根茎的鱼腥草、绿油油的野葱,或是黄灿灿的山胡椒花,清香四溢,食欲大振,不知不觉中被宾主吃个精光。

春季万物萌发,庄稼青黄不接。绿色野菜会瞅空在山旮旯不起眼处疯然冒头。结伴游春的城里食客,欣然串乡进农家,不仅尝到鲜嫩可口的舌尖“野”味儿,还能体验自采野菜的无限乐趣。

嫩芽香椿头刀韭,让他们感受红嫩的椿芽和遍地疯长的野韭菜是那么纯净诱人;春荠如丹百菜不鲜,让他们比较荠菜和蒲公英的长相,明白这类“报春菜”补虚健脾、凉血散火的食疗功效。

春天吃三草,不富也安康。在踏青尝“野鲜”行动中,游客们自然会领悟老祖宗留下的“顺时而食,不时不食”等绿色箴言,践行“应季而食”的生态理念,逐梦健康体质拥有饱满精神。

二怪:排骨当着精肉卖

……

“师傅,我想割买肉,尽量肥一点,骨头帮忙剔下来!”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城乡超市或肉食店常听到的一句话。


那时候,老家的猪肉价不算贵,也就两三块钱一斤,骨头更便宜。物以稀为贵、以尊同为贵,这里的“尊”包括主观意识。

受诸多因素影响,过去的营养价值观比较片面。在很多人的心眼里,加强营养等同于多吃荤,说白了就是增加油水。猪肉,尤其是肥猪肉脂肪多、口感好,食用方便,一度被认为是补充营养的最佳食材,而排骨更多的是骨头,性价比并不高,自然比不上肉价。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的营养价值观也悄然改变,健康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场作为一双“无形之手”促使物价作出相应调整,排骨备受消费者青睐,其价格追平甚至反超精肉价。家乡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师傅,我砍点猪排,请把肥肉剔下来!”这是当今在超市或菜市场的肉食柜台,常能听到的一句话。奇怪了,同样一块骨头,挂在不同时期的钩钩上,供需反差咋就这么大咧!

笔者带着疑问,请教业内相关行家,得知三条理由:

第一,排骨营养价值比猪肉高。信息社会,众所周知排骨中的骨质蛋白、骨髓、钙等营养成分比猪肉强,且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第二,市场对排骨的需求大于猪肉。如今越来越多的民众,不像过去满足于吃饱,而是要吃好,所以更倾向于膳食的营养均衡。

第三,排骨供给低于猪肉。消费者认为,排骨比猪肉用来做菜更有营养,且香鲜细嫩更加入味,所以愿意花更多钱购买排骨。

的确,排骨汤香醇浓郁、暖身滋补,含有可溶性钙、磷、钠、钾等营养物质,同时,排骨肉质比其他部位的瘦肉口感更好,且具备肉质纤维,所以即便价格比精肉贵,消费者也愿意接受。

市场经济条件下,供需“双赢”之事,何乐而不为!

三怪:磨子石磙景区摆

……

“爷爷,这些圆圆的还带有齿纹的石头,是从哪里搬来啊?”在本地民俗村一水沟边,小女孩指着沟壁上密密麻麻的圆石问。

“宝贝,这叫磨盘,从前用来磨面的石头。现在有机械加工粮食,这些老物件失去用武之地,就成了景区的小摆设啰!”爷爷说。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望着爷爷。是的,磨盘石磙之类的老物件,虽在众多景区或乡村建设中可见,但对孩子们来说已是一段遥远的距离。且不说知晓用途,即便能叫出物件名字来的估计也不多。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很多传统物件已近消失,或将失去实际运用价值,但是它们的文化灵魂及美学价值永不磨灭。

山里人对山石的眷恋根植内心。一位老同学,在城郊建房时,特意在后院装了一处石磨造型的假山,底座水池里还铺有一层从老家拾来的鹅卵石,养着家乡溪沟里长不大的野鱼。用他的话说,这些石头和小鱼散发着浓郁的故乡气息,承载着家人无尽的乡恋。

诚然,惦念家乡也是伴随人生的情怀。即便家乡并不盛产石器,却也难免流露出自己崇拜敬仰简朴、自然的“石器时代”。

走进江南家乡,对于废弃的磨子石磙之类,不难发现已有一些保护性措施,不再被人简单粗暴破碎后去垫基脚,而是渐渐派上用场,不断挖掘和利用其文化价值,赋予这些古老物件新的生命。

肤浅一点的,被用来装饰小景墙壁、地面或自家庭院,供人一睹为快;内涵式传承,便会集中收购到某个区域,富有创意地规划设计,最大化恢复原貌,展示其工作原理,让前来参观和研学的游人感受古老的农耕文化,堪称变废为宝的范例。在特色乡村,甚至还会增加投入,打造出树茂藤绕、石径通幽、水声汩汩的农耕文化园。

留恋算作保守情结,主动作为、化腐朽为神奇,才是更值得称道的传承。如此看来,磨子石磙景区摆放,象征悠久的乡村文化,凝练劳动人民的精神追忆,成为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四怪:夜舞广场无戏台

……

稀奇稀奇真稀奇,四季不分跳大戏;无需观众和舞台,不用化妆和道具;年龄身份概不问,轻歌曼舞伴旋律。

华灯初放,群山轮廓依稀可见。家乡四周,节奏感强的音乐接连响起。平日“张家长李家短”的姐妹们,来不及讨论别的,快速收起餐桌上的碗筷,相约疾步走向附近的文化广场。

“妇女们来这里跳舞健身,是近几年的事。”广场邻居杨大爷介绍,“以往,村民们茶余饭后只是习惯沿路散步,路上有车不安全,也不会走多远就回家。现在好了,广场舞搅动了很多人的心,连我家快八十岁的婆婆都迷上跳舞哒!”老人说着自己忍不住笑起来。

“那好啊,您也可以陪婆婆去活动活动,舒筋活络有助于健康长寿哩!”我附和鼓励杨大爷。老人家连连摆手,幽默打趣道:“那可不行,我的‘广场’在屋后田里,天天还带着家伙去‘舞’呢!”

当下老年人,不仅容貌与年龄严重不符,七八十岁的老人,看上去如同旧时五六十岁的人越来越多;更出奇的是,老人们思维清晰,说话有情趣。除了听力、视力可能有误差,大多身子骨硬朗。

回乡度假,感受最大的是乡村人居环境变化和乡亲们的思想观念变化。美丽乡村的诱惑力越来越大,房前屋后干净,美丽庭院舒适,生活条件优越,加上自娱自乐健身,这在过去的年月没法想象。

傍晚来到一广场舞现场,明亮的灯光下,一群老少组合的女队正随乐起舞。半旧的小音箱搁置在台阶上,时而播放民族舞曲,时而转换成流行舞;秧歌、三步踩舞步风格各异,舞者轻踏音乐节奏前进后退;个人单跳、双人交际舞,形式多样,婀娜多姿。

队前有美女师傅领舞,队后还跟有几位老帅哥不由自主地学舞。几个顽皮的小孩插队凑趣,一招一式,虽说舞姿滑稽引人发笑,却富有热情,让人联想并祝福新生代乡村未来的舞蹈家诞生。

场外是一个较大的新农村健身场,几位老人正在散步或练臂力,更多的孩子们在踢球、玩游戏,就连路过的行人也忍不住好奇地驻足观看或拍照。微风从狭长的山湾习习吹来,令人神清气爽。

有一种幸福叫成群结队,有一种快乐叫运动加倍,有一种情缘叫因舞而汇。大家一起跳,一起舞,跳出健康舞出美丽。

五怪:齐刷刷把抖音爱

……

出门靠走,治安靠狗,传话靠吼。这是家乡农民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生活方式,那时代急也没辙,谁也甭想改变谁。

现如今,世道变了:出行有车辆,走路成健身;治安有“六防”,土狗成家宠;传话有手机,“吼”成过去式。更有意味的是,当代乡村已发展为:沟通交流用微信,收款付银扫码清,翻遍衣兜无现金,男女老少刷抖音。

抖音是个精准而又便捷的传播平台。学知识、长本领,晒成就、表心情,搞直播、货售罄,十年老友现银屏。毫不夸张地说,抖音这玩意儿,已成为当代农民掌上“联络窗”和“外交簿”。

“以前搞一次农技培训,到场的农民只有几十百号人。现在打开抖音直播,个把小时就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围观,你说神奇不神奇?而且互动起来也方便。”一位青年农技员兴奋地对比赞评。

这位被乡亲们誉为“农技达人”的小伙子,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反倒讲起一些线上“新农人”的新鲜事。

他说,一个农民技师从两年前的疫情期间开始,总结田间试验新药品、种子之类的经验和技术,自然圈粉达40多万,单一作品能获200多万点赞,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大咖。

这位技师每天梳理上百条农民咨询。他以热点问题为导向,鼓励农友将困惑点拍成图片传来,然后归类做成抖音推送。

日久获知音。很多爱好农业的人纷纷关注他的作品,甚至出现一个经商受困的人,顺着技师指点的“新农路”返乡当起农民。经过不懈努力,这位改行的农民水稻亩产真还高出别人几百斤。

还有,全网粉丝突破四百万、播放量超十亿的抖音红人,本市枝城镇五峰山村“铁锅视频”兄弟,坚持拍摄家乡菜短视频走红,为村民销售风干鸡、腊肉、水果等农副产品年创收300多万。

没想到,小小抖音竟为促进“三农”发展立下奇功。“互联网+电商+绿色”模式,一个培养超级农民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柑橘是家乡宜都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橘园面积超32万亩,橘农数以万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已成为农民追崇的理念。

过去,曾受市场、天气及诸多因素影响,售橘成为一件头疼的事。新鲜可口的柑橘采摘回来,要么无人问津、要么购者压价,不少农户储存到次年春天,眼睁睁瞧着橘子烂掉,还毁过不少橘树。

近几年,一切悄然改变。大战坡村女干部肖飞,创办“老农婆”电商品牌,加上抖音带货直播,为群众提供市场、技术、销售等信息服务,硬把一个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带动百余村民年销售包括柑橘在内的农产品500多万元,收获利润200多万。据统计,通过电商直营,近几年宜都全境柑橘销售年收入近2000万元,发展乡村电商两千余人,净收益为传统销售模式的五倍以上。

眼下,以肖飞、“铁锅视频”为代表的宜都新农村电商及抖音网红,正如雨后春笋般批量催生,为群众带来数不尽的致富“福音”。

感受这些奇特的乡村景象,朋友您是否还觉得奇怪呢?

作者简介:潘祖德,湖北宜都人。湖北省学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作家协会、市散文学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都市故事学会副主席。勤于思考,乐于练笔,重于口碑;挚爱美丽乡村,感悟百姓生活,尝试笔触育人。作品散见报刊网媒。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