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动态

部门动态

“秸”密宜都绿
发布日期:2024-05-09 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宜都融媒体

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刘启梅)近年来,宜都认真落实中央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全面围绕秸秆综合利用想办法、找出路,出台补贴政策,激发企业和农户回收秸秆再利用积极性,积极构建企业与农民长效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培育了一批专业化生产经营组织,拓展了秸秆多元化利用能力,进一步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让农作物秸秆从昔日“生态包袱”变成今日助农增收财富。

政府主导,建立机制

保障资金投入,建立收储运体系。宜都市政府连续二年出台乡村振兴战略奖扶政策,对秸秆综合利用达到200吨以上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给予50元/吨补贴;对当年采购补短补弱设备(可移动秸秆粉碎收集机械、秸秆打包机械、油菜粉碎还田机械),在兑现上级政策补贴的基础上市政府再叠加补贴,补贴累计总额为购买金额的50%(单台(个)机械设备补贴最高不超过2万元)。2024年筹措106.81万元奖补给综合利用2.14万吨秸秆的15家主体,其中收储利用1000吨以上的主体9家;补贴补短补弱设备(可移动秸秆粉碎收集机械、秸秆打包机械、油菜粉碎还田机械)21台套26.95万元。同时,红花套、枝城、王家畈3个乡镇出台配套奖补政策,在市级补贴后再给主体补贴50元/吨-100元/吨,为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提供了坚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凝聚社会共识,提高综合利用率。全市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相结合开展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环保观念,降低焚烧秸秆比例,减少碳排放。全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收集、储存和运输等环节直接和间接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值夏收、秋收创办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13场,组织农技员深入乡镇村组、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地进行秸秆捡拾打捆、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中。发动群众形成合力,营造氛围促落实,全市每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

开展摸底调查,建立秸秆资源库。宜都市农业农村局组织专班从49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抽取3-5个农户进行分散利用量抽样调查,同时对区域内12家从事秸秆“五化”利用市场主体进行普查,获得市场主体秸秆综合利用量,为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制定、产业布局等提供数据支撑。据统计,2023年农作物总面积为42.9万亩,总产量为11.7万吨、农作物秸秆总资源量为19.9万吨、可收集总量为15.1万吨、利用总量为14.4万吨,其中肥料化利用10万吨、饲料化利用3.6万吨。

“秸”尽所能,变废为宝

“过腹还田”,助力粮安。秸秆饲料化利用1吨农作物秸秆,其营养价值相当于0.25吨粮食。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粉碎打包储存,然后进行微生物发酵,将其转化为适口性强的优质饲料,用于饲养牛羊的冬储饲料。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牛羊养殖过程中季节性饲料短缺和价格过高的问题,降低了养殖成本。一头牛每天消耗农作物秸秆20公斤,替代以往投喂的酒糟,养牛大户每天节约饲料开支近1000元。同时,秸秆通过牛羊“过腹还田”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目前,宜都12家饲料化利用主体年收储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多吨,对减少粮食消耗助力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地转化,节本增效。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有利于促进用地与养地结合,提升土壤肥力,助力粮食增产。每亩耕地有效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公斤,即可增产粮食25公斤,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0.4个百分点。利用夏秋秸秆集中、气温偏高的良好时机,开展群众性有机肥积造运动,集中堆沤秸秆生产优质有机肥料。施用该肥后对于促进土壤养分转化、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都有良好的效果。全市每年秸秆肥料化利用10万吨,秸秆还田率达69%以上,与普通复合肥相比,可增产粮食10%-20%,蔬菜30%-40%,按宜都每年还田面积30万亩测算,效果相当显著。

产业发展,助农增收。如今,秸秆加工产业已初具规模,佳诚再生资源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庄康生物肥料化利用,农民卖一吨秸秆获利100元-120元。近来,宜都市依托宜都•松滋协同发展先行区优势,成功引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宜都市佳诚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生物质颗粒燃料生产线,每年从农民手中收购农作物秸秆近1000吨开展固化成型燃料清洁化生产。2017年引进湖北庄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废弃秸秆、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生物有机肥,年产能达到5万吨,消化处理秸秆及畜禽粪污3万吨-4万吨,有效改善我市废弃秸秆、畜禽粪污污染问题。

逐“绿”前行,低碳引领

助力禁烧工作,优化空气质量。近来,每到夏收、秋收农忙时节,田野里不见了大面积焚烧秸秆的黑烟,取而代之的是秸秆粉碎机、打捆机忙碌作业的景象。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是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举措。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及时制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通过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方式,将该技术送到农户手中。抢抓夏秋收前有限时间,组织123名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推广成熟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不断提高农民、农业合作组织以及其它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行动中,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专班定点收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每年9-10月,玉米收获后,秸秆粉碎三轮车司机驾车每天往返在乡镇乡间公路上,将当天在玉米种植户收集的满满一车玉米秸秆段拉到秸秆加工点经打包机压缩、打捆……宜都积极构建“组有堆放点,村有收贮站,镇有收贮中心”的收储运体系,实现了镇内全域集中处理,有效解决了秸秆乱堆乱放和肆意焚烧问题。同时,动员村级组建秸秆收贮合作社,开展秸秆收贮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作用,在收贮运环节,动员农户收集秸秆并交收贮运主体,有效解决秸秆乱堆乱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绿肥翻压还田,减少面源污染。宜都每年绿肥种植示范2万多亩,推广“绿肥翻压还田”新技术后,每亩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了20%以上,培肥了土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根据近两年田间观察记载,相比没有做过提升的田地,使用该技术的冬季农作物产量可以提高10%以上。绿肥翻压还田技术在提升耕地地力、化肥减量增效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责编:李华 向姝  审核:党艳秋)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