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大爱 播撒希望
让在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
有一种善举 迎向新生
从此化天各一方为血脉相连
这种行为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
这就是器官捐献
一、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倡议书
二、如何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1
微信登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
点击志愿登记,按照要求步骤填写姓名、身份证号
居住地填写宜都市
2
网站登记
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
依次选择我要登记、志愿登记
(地址选择宜都市)
3
现场登记
前往宜都市红十字会现场登记
地址:宜都市陆城街办城河大道189号卫健局院内
电话:0717-4842573
三、人体器官捐献知识普及
1
人体器官捐献相关问题解读
器官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或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直系亲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2
什么是遗体捐献?
遗体捐献是公民逝世后,将遗体以自愿、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科研等。
3
哪些器官可以捐献?
可捐献器官主要为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小肠等。
4
器官捐献者需要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①捐献者身份明确且达到潜在捐献状态;
②潜在捐献者没有绝对的年龄限制,原则上没有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都可以捐献器官;
③捐献器官功能基本正常,最终能否捐献由医学专家评估后确定。
5
捐献器官相关流程?
①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
②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我们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将征求家属意见,如果家属不同意,将不能进行器官捐献;
③无论本人生前是否是器官捐献志愿者,都要以书面形式征求家属意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上共同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
④达到捐献状态,要经过死亡判定专家按照严格的死亡判定标准及程序做出死亡判定;
⑤器官获取医生根据捐献意愿,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实施器官获取;
⑥获取的器官由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进行移植;
⑦医生会仔细缝合恢复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默哀缅怀捐献者。
6
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
需由捐献者家人承担吗?
凡捐献者去世后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无需家属负担。
7
只同意捐献某个器官而非全部器官,
其它器官会被摘取吗?
公民逝世后启动捐献程序,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会与捐献者直系亲属书面确定捐献意向,器官获取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严格按照捐献意愿获取捐献器官。
8
捐受双方是否可以了解对方信息?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医护人员不会透露双方姓名和个人资料,以避免当事人不必要的困扰,即使进行相关宣传,也要征得家属同意。如果捐献者和接受者双方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会告知捐献者家人有关器官接受者移植手术后的进展,并且可担任“捐”与“受”双方的联系,传递关怀。
9
捐献者家属可以获得经济报酬吗?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无偿原则”,反对任何以获得经济报酬为目的的器官捐献。捐献者家属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人道慰问和困难救助。
10
捐献器官是否可以
指定给某位特定人员?
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捐献的器官根据国家器官分配和共享政策,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公平、公正进行分配,将会分配给最适合的器官衰竭患者。
11
器官捐赠人家属有什么权益?
①为鼓励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同一分配层级内符合以下条件的移植等待者,在排序时将获得优先权: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登记成为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3年以上;
②红十字会向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家属颁发捐献荣誉证书;
③建立捐献者纪念设施、纪念网站,提供缅怀场所,组织开展悼念活动。
12
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
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随时可以变更或撤销捐献志愿登记。
13
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
一旦遇上意外,
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
拯救生命是每个医护人员的天职。器官捐献是所有抢救措施都无效失败,当生命无法逆转,医护人员与家属讨论死亡时才会被提出,所以曾表示过器官捐献的意愿绝对不会影响到应有的救死扶伤的医疗宗旨和服务。只有患者被医生证实死亡后,才会考虑是否适合捐献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