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网络聚焦

网络聚焦

湖北哪个县最会“抢人”,哪个县最能“吸金”?
发布日期:2022-08-23 来源:支点财经 编辑:宜都融媒体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授权支点财经发布《城市吸引力指数》。

湖北哪个县最有吸引力?哪个县最能吸引资本的关注?哪个县又最能吸引游客的目光?

8月23日,“首届中国(湖北)县域经济高峰论坛”召开,论坛主题为郡县治天下安——强县工程的路径选择。论坛上,由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次发布的《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体检报告——基于城市吸引力指数》(以下简称《城市吸引力指数》)引发关注。

《城市吸引力指数》从资本、人才、人口、游客及传播吸引力五个维度,对湖北23个一类县市区的城市吸引力进行“体检”,最终结果显示,江夏、宜都、黄陂、夷陵、枝江位列前五。

为什么要推出城市吸引力指数?指数得分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排名靠前的地区在哪些方面得分占优?为此,支点财经记者专访了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叶学平。同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授权支点财经刊发《城市吸引力指数》详细内容。

“抢人”,“抢资金”

县域强,则区域强。

2021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元台阶,其中县域经济已经占到湖北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有着不可替代的贡献。2016年湖北仅1个全国百强县,经过多年持续推进,百强县队伍不断扩大。在2022年中国百强县榜单,中部地区占22席,其中湖北占8席,数量居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在位次上也有了新突破,但还未实现五十强“零的突破”,与先进省份比差距依然明显。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是湖北经济发展的短板之一。要以强县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以农业为基础和资源,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

叶学平认为,县域是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的基本单元,是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主阵地。加快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主动顺应城镇化新趋势,深刻把握县城建设的客观规律和实践要求,通过做强县城,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

“就地城镇化一定要依靠县域自身的吸引力。就地城镇化的载体主要是离家较近的城郊、县城等,要通过加强县城建设、增强县城功能,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叶学平表示,通过对县域吸引力的研究发现,人和资金是两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且均具备高流动性的特征,已成为各类城市争抢最为激烈的两大要素,外来人口和外来投资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鲜血液。

在人口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流入可增加城市人力资源储备、快速提高城市整体商业水平,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动力。随着我国人口红利衰减,适龄劳动力数量下降,劳动力供求形势严峻,全国各地各种花式抢人政策层出不穷。

在资金方面,大企业、大投资对城市经济的带动和拉动作用明显,吸引更多大企业大投资是每个城市在区域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招商引资是先行军,是各地经济工作的主要抓手,已成为各地的“一号工程”。

首次发布“城市吸引力指数”

“人”和“资金”,便构成了《城市吸引力指数》的重要指标,这也是湖北首次发布城市吸引力指数。

《城市吸引力指数》从资本、人才、人口、游客及传播吸引力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18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构建了城市吸引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下为该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叶学平认为,对城市管理者而言,可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客观地对吸引力进行综合评价并量化排名,以此摸清现状,找准定位,进一步出台针对性举措补齐短板,为分类指导各地提高吸引力提供量化管理依据。

对于各类生产要素的所有者而言,他们也在关注评判各城市的表现,指标体系能为他们在寻找目标城市的过程中提供决策参考,以促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和更优匹配。

按照上述指标体系,课题组对2021年度纳入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的23个一类县市区(包括20个国家和省重点开发区域所在市区及夷陵区、宜都市、枣阳市)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赋值、加权和综合计算,最终得分结果及排名(前十)情况如下:

江夏区以85.35分夺得榜首,江夏区、宜都市、黄陂区、夷陵区、枝江市位列前五名,得分均在81分以上。

从所属地域来看,“一主两副”表现亮眼,几乎包揽前10。前10名的具体构成中,武汉占3个,宜昌占3个,襄阳占2个,黄石占1个,外加省直管市仙桃,如下图:

23个一类县市区平均得分为78.38分,除前10名以外,剩余13个县市区得分均在平均分以下,城市吸引力最低分为73.88分。

横向来看,五大一级指标中,23个一类县市区平均得分最高的是人才吸引力,为80.11分。该指标表现较好得益于全省23个一类县市区多数位于全省经济强市,为人才引进出台了多项积极政策,人才交流与培育力度较大,相关配套齐全,整体就业环境相对稳定。

得分最低的是游客吸引力,为74.85分。虽然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近年来加大了相关投入力度,但部分地区存在着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旅游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对现有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挖掘还需进一步提高。

五个一级指标的得分排名依次是:人才吸引力、人口吸引力、资本吸引力、传播吸引力和游客吸引力,如下图:

“从指数来看,湖北一类县市区城市吸引力处于良好水平,总体城市吸引力在全省处于前列,尤其在人才和人口方面非常具有吸引力,彰显出湖北一类县市区对全省乃至中部地区发展的积极带动作用。”叶学平表示。

资本吸引力:江夏、宜都、襄州排名靠前

一级指标分析

资本吸引力主要考察了城市对资本的吸引力,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活力和地区开放度,包括营商环境、金融活力、创新活力、经济发展潜力、消费活力、地区开放度六个二级指标。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资本吸引力指标的总体评估得分(前十)如下图所示:

资本吸引力分榜前五中,武汉市有1个县市区入围,宜昌市有3个县市区入围、襄阳有1个县市区入围。

江夏区、宜都市、襄州区、枝江市、夷陵区分别位于前五名。湖北23个一类县市区资本吸引力指标平均分为78.57分,高于平均分的一类县市区有10个,第10名为孝南区,低于平均分的县市区有13个。最高分江夏区为84.49分。

当前各县市区资本吸引力发展状况总体良好,但当前尚未有县市区的资本吸引力得分位于90分以上,目前得分区间主要在70到85之间,这说明各县市区应继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活力和创新活力,进一步挖掘经济发展潜力,释放消费活力,提升地区开放度,使各县市区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

二级指标分析

六个二级指标得分中,金融活力(85.78)位居第一,其次是创新活力(81.74)、经济发展潜力(79.99)、营商环境(78.96)、消费活力(77.81),地区开放程度(69.33)最低。说明我省一类县市区经济发展潜力较优,但地区开放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1)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指标考察了总税收和缴费率、用电成本和新增“四上”企业数量。得分前五名分别是仙桃市、天门市、襄州区、潜江市、黄州区,如下图所示:

23个一类县市区营商环境得分均值为78.96分,其中10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3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最高仙桃市为92分。仙桃市新增“四上”企业数量、总税收和缴费率三级指标均排名第一。

(2)金融活力。金融活力指标考察了金融信用环境指数。得分前五名分别是枣阳市、夷陵区、宜都市、咸安区、黄州区,如下图所示:

23个一类县市区金融活力均值为85.78分,其中12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1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最高为枣阳市。

(3)创新活力。创新活力指标考察了科技创新综合指数。得分前五名的依次是孝南区、江夏区、枝江市、大冶市、宜都市,如下图所示:

23个一类县市区金融活力得分均值为81.74分,其中13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0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

(4)经济发展潜力。经济发展潜力指标考察了GDP总量及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得分前五名的依次是宜都市、黄陂区、夷陵区、枝江市、汉川市,如下图所示:

23个一类县市区经济发展潜力得分均值为79.99分,其中12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1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宜都市GDP总量及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投资比重、第三产业增速四个指标均为前四。黄陂区GDP总量和增速排名第一。

(5)消费活力。消费活力指标考察了居民收入、社会消费。得分前五名的依次是黄陂区、新洲区、大冶市、江夏区、夷陵区,如下图所示:

23个一类县市区消费活力得分均值为77.81分,其中8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5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

地区开放度。地区开放度指标考察了出口和招商引资。23个一类县市区地区开放度得分均值为69.33分,其中9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4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

(6)得分前五名依次是黄陂区、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曾都区,如下图所示:

人才吸引力:江夏、蔡甸、黄陂排名靠前

一级指标分析

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人才吸引力指标的总体评估得分(前十)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各县市区评分情况总体良好且差异不大。人才吸引力指标得分最高的为江夏区,得分为89.53分,超过80分的县市区总共有10个,占比43.48%。其余县市区得分均位于70到80区间中。这说明,湖北省的23个一类县市区人才吸引力发展状况整体较为均衡,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当前尚未有地区的人才吸引力得分位于90分以上,目前得分区间主要在70到90之间,这说明各地区应继续加强人才吸引力,通过发展经济壮大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吸引人才制度建设等措施引聚人才磁场,提升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级指标分析

(1)就业环境。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就业环境得分在84-99之间,得分均值为91.26分,其中10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得分前五名依次是夷陵区、江夏区、蔡甸区、黄陂区、潜江市,如下图所示:

从得分结果来看,前五名的县市区均在“中国500强企业数量”方面取得满分。与第四名黄陂区相比,前三名在“就业及社保综合情况”方面得分更高;与第五名潜江市相比,前三名在“平均工资水平”方面得分更高。

(2)创业环境。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创业环境得分均在60-90分之间,得分均值为70.09分,其中9个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4个区得分低于平均值。得分前五依次为江夏区、枝江市、曾都区、蔡甸区、仙桃市,如下图所示:

从得分结果来看,前三名为江夏区、枝江市和曾都区,其中江夏区和枝江市得分均高于80分,究其原因,二者在专利授权量和创新平台数量两个指标中分别位居第一,最终在创业环境得分中与其他县市区拉开差距。

(3)人才政策。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人才政策得分均在67-93分之间,得分均值为77.55分,其中10个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3个区得分低于平均值。得分前五依次是黄陂区、江夏区、蔡甸区、襄州区、枝江市,如下图所示:

从得分结果来看,前三名为黄陂区、江夏区和蔡甸区,其中黄陂区得分高于90分,领先江夏区将近10分,究其原因,黄陂区的人才补贴和科技部门科学技术支出预算两个指标得分均超过93分,且科技部门科学技术支出预算的得分超99分,尽管在住房补贴上稍逊于另外两个指标,但得分也达到了89.09。

人口吸引力:江夏、宜都、咸安排名靠前

一级指标分析

人口吸引力主要考察了城市对人口的吸引力,突出了城市是否有能力吸引人口入驻,包括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三个二级指标。从评估结果来看,23个一类县市区的总体得分均在70分以上,平均分达到79.33分,说明23个一类县市区人口吸引力都较好,且发展状况整体较为均衡,不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总得分(前十)如下图所示:

从人口吸引力总体得分结果来看,排名前三的县市区为江夏区、宜都市、咸安区。其中,江夏区由于人均住房面积、平台商业丰富度、空气质量、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等排名均靠前,其余指标也排名适中,总体得分较高,居于首位,得分为86.77。

与此同时,当前尚未有人口吸引力得分90分以上的县市区,目前得分区间主要在70到90之间,这说明各地区应继续加强人口吸引力,通过持续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促进均等化,从而减轻人民生活压力,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提升城市的人口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级指标分析

(1)生活环境

生活环境主要考察当地居民生活的宜居性,是否能为当地居民提供相应的服务以及城市的生活压力。选取城市的居民房价压力、住房舒适度、城市商业设施服务以及城市市容市貌四方面进行评价。对以上四方面分别采取了房价收入比、人均住房面积、平台商业丰富度、城市森林覆盖率作为三级指标进行衡量。从评估结果看,23个一类县市区生活环境的得分均在70分以上,平均分达到76.04分,说明23个一类县市区生活环境都较好。其中有10个县市区得分超过了平均分,有13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分。得分前五位依次是江夏区、咸安区、宜都市、夷陵区、大冶市,如下图所示:

(2)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吸引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环境质量两个三级指标。从结果来看,各县市区的生态环境总体得分均在65分以上,平均分达到了84.67分,说明23个一类县市区的生态环境水平都较好。其中,有10个县市区得分超过平均分,有13个县市区的得分低于平均分。得分前五依次咸安区、新洲区、江夏区、枣阳市、曾都区,如下图所示:

(3)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主要考察了湖北省一类县市区人口吸引力的公共服务概况,突出了城市是否有能力满足公民生活、生存与发展的某种直接需求,提供保障,包括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评价两个三级指标。

从评估结果来看,各县市区的总体得分均在65分以上,平均分达83.61分,说明23个一类县市区公共服务都较好。其中,有12个县市区得分超过平均分,有11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分。其中,夷陵区排名第一,原因在于其普通小学生均教育经费较高、基本医疗保险评价指数排名居中,进而公共服务整体排名靠前。得分前五依次为夷陵区、枝江市、华容区、宜都市、东宝区,如下图所示:

游客吸引力:夷陵、咸安、鄂州排名靠前

一级指标分析

游客吸引力主要考察了县市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突出了县市区能否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观光。游客吸引力包含旅游资源、旅游服务和交通便利性三个二级指标。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游客吸引力指标的总体评估得分(前十)如下图所示:

23个湖北一类县市区的游客吸引力平均分为74.85分,超过平均分的一类县市区有11个。游客吸引力分榜的前五名县市区分别来自宜昌市、咸宁市、鄂州市、武汉市、荆州市。

与总榜相比,总榜前五名中江夏区、宜都市、枝江市未进入游客吸引力分榜前五名。23个一类县市区中有10个县市区游客吸引力名次高于总榜,有13个县市区名次低于总榜。分榜名次比总榜名次差距较大的县市区有江夏区(相差16名)、枝江市(相差10名)、襄州区(相差9名)、宜都市(相差9名),这些县市区的游客吸引力有待加强。

当前各县市区游客吸引力发展状况总体一般,当前尚未有县市区的游客吸引力得分位于85分以上,除第一名夷陵区外,得分均在70到80之间。这说明各县市区的游客吸引力与人才吸引力、人口吸引力、资本吸引力相比要略为逊色。

二级指标分析

三个二级指标中,旅游资源的平均得分为71.17分,得分最低。旅游服务的平均得分为78.91分,交通便利性平均得分为78.27分。相对来看,全省一类县市区在旅游资源方面还不太充足。

(1)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指标考察县市区的4A及以上景区数量、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旅游名镇名村名街数量、特色商业(美食)街区数量和网红打卡地数量。23个一类县市区旅游资源得分均值为71.17分,其中9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3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旅游资源得分前五名分别是夷陵区、黄陂区、荆州区、咸安区、大冶市,如下图所示:

(2)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指标考察了四星级以上旅行社数量和三星级以上酒店数量。23个一类县市区旅游服务得分均值为78.91分,13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旅游服务得分前五名分别是咸安区、鄂城区、曾都区、夷陵区、蔡甸区,如下图所示:

(3)交通便利。交通便利指标考察了高铁可及性、客运机场可及性、公路网密度和航运可及性。23个一类县市区交通便利得分均值为78.27分,其中14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9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交通便利得分前五名的依次是鄂城区、华容区、襄州区、黄州区、枝江市,如下图所示:

传播吸引力:江夏、黄陂、潜江排名靠前

一级指标分析

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传播吸引力指标的总体评估得分(前十)如图所示:

其中,传播吸引力指标得分超过80分的县市区共有4个,得分为70分至80分的县市区最多,共15个。其余县市区得分均处于60分至70分之间。

基于对23个一类县市区的传播吸引力得分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各地区的传播吸引力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布态势,分布较不均衡。具体来看,传播吸引力总体得分较高的地区相对注重媒体宣传,如总体得分最高的江夏区在“国内主流媒体声量”与“海外传播声量”上均在所有县市区排名最高。但在网络热度、城市美誉度上,总体得分较高的地区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如江夏区的“媒体美誉度”在23个县市区中只能排到第20名,“文化IP辨识度”只能排到第12名,总体排名第二的黄陂区在“媒体美誉度”上也仅能排到第13名。而总体得分较低的部分地区虽然有一定的网络讨论热度与辨识度较高的文化IP,但往往在媒体宣传上投入不足,因此总分难以出彩。

二级指标分析

(1)传播效力。传播效力通常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方面指媒体传播的能力,这里更加关注传播的范围;另一方面指传播效果,不仅关注传播的范围,还关注传播的精确性。为了指标化衡量传播效力,本指数主要取其第一种内涵,即重点关注传播的范围,取三级指标如下:国内主流媒体声量、海外传播声量。其中,“国内主流媒体声量”指2021年国内省级以上媒体(如《人民日报》《湖北日报》等)发布的关于该县市区的报道数量;“海外传播声量”指2021年国内央级主要对外传播媒体(如《China Daily》)发布的关于该县市区的报道数量。

经评估与分析,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传播效力得分在61-100分之间,均值为71.58分,其中8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5个县市区低于平均值,得分前五依次为江夏区、黄陂区、潜江市、仙桃市、蔡甸区,如下图所示:

从得分结果来看,总分前两名的江夏区和黄陂区在各三级指标上均相对较高,江夏区更是在各项传播效力指标上均最高,所有得分均达到100分。在“国内主流媒体声量”指标上,得分最高的是同属武汉市的江夏区、黄陂区和蔡甸区,而在“海外传播声量”上,潜江市则超过蔡甸区,成为在海外传播报道上仅次于江夏区和黄陂区的地级市。

(2)城市美誉度。城市美誉度反映的是该城市在公众心中的口碑。为了衡量城市美誉度指标,这里选择以下三级指标进行量化:媒体美誉度、公众美誉度。“媒体美誉度”指2021年关于该县市区的全网媒体报道中,正面报道占总报道中的比例;“公众美誉度”指2021年关于该县市区的全网公众讨论中,正面讨论占所有讨论中的比例。两者分别从媒体视角与大众视角对城市口碑进行评估。

经评估与分析,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城市美誉度得分在66-99分之间,均值为84.44分,其中13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0个县市区低于平均值,得分前五依次为宜都市、枝江市、夷陵区、潜江市、华容区,如下图所示:

在“媒体美誉度”上,宜都市排名第一,但在“公众美誉度”上排名第四,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公众美誉度”上,虽然江夏区排名第一,但在“媒体美誉度”上仅排名第20,因此综合得分一般。

(3)网络热度。网络热度指该城市在全网的公众讨论度与知名度。为了衡量网络热度,这里选择以下三级指标进行量化:全网城市热度、全网搜索热度、文化IP辨识度。其中,“全网城市热度”指全网关于该城市的讨论量,包括发帖量、微博量、非官方文章数量等;“全网搜索热度”指百度、抖音、今日头条上关于该城市的搜索热度,由于以上三个平台分别在搜索引擎、视频类APP、新闻资讯类APP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选用其作为主要统计平台;“文化IP辨识度”指该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IP在全网的报道热度。

经评估与分析,湖北省23个一类县市区网络热度得分在60-88分之间,均值为68.91分,其中8个县市区得分高于平均值,15个县市区得分低于平均值,得分前五依次为江夏区、天门市、仙桃市、黄陂区、荆州区,如下图所示:

从得分结果来看,总体得分前三名为江夏区、天门市、仙桃市,得分均超过80分,但没有哪一个县市区在所有三级指标上均表现较高。其中,江夏区虽然在“全网城市热度”和“全网搜索热度”上得分较高,但在“文化IP辨识度”上得分较低,天门市则在“文化IP辨识度”上得分最高,但在“全网城市热度”上得分较低,而仙桃市则因“全网搜索热度”较高排名靠前,但其他两项则表现一般。

结论与建议:游客吸引力是最大短板

横向来看,五大一级指标中,23个一类县市区平均得分最高的是人才吸引力,得分最低的是游客吸引力。虽然我省23个一类县市区近年来加大了相关投入力度,但部分地区存在着在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旅游资源方面的先天不足,对现有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的挖掘还需进一步提高。

1.补齐短板,提升资本吸引力

一是切实降低企业成本。落实国家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有效降低水电气费等行业收费,减轻企业负担。继续优化审批服务流程,压缩办事时限,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提振县域消费活力。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加大就近就地吸纳就业。高标准建设提升现代商圈、特色街区、“网红打卡”地,开展线上线下文旅推介,实施减免门票和打折促销活动,丰富夜间消费场景。落实县域消费券发放,开展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等下乡行动。

三是全力扩大县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全面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实行产业链招商,着力强链补链延链,壮大主导产业规模,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强对出口企业的培训和服务,引导优势产业扩大出口,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循环。

2.优化环境,提升人才吸引力

一是持续优化就业环境,积极培育和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吸引和留住高学历、高水平的优质人才。企业实力、工资水平、社保缴纳情况等因素影响人才的择业方向。湖北省各一类县市区要积极培育本地企业成为中国500强或专精特新小巨人等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保障劳动者权益,确保基本工资水平稳中有升,“五险一金”等社保福利如期缴纳,给人才构建良好稳定的工作环境。

二是不断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发展,鼓励企业及个人申报创新专利。湖北省各一类县市区要持续关心和支持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对有希望的初创企业给予重点关注,同时重视企业及个人专利申报,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在本地构建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是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增加科技创新投入。逐年提升科技部门科学技术支出预算以支持本地人才在企发展,确保一次性人才补贴和购房补贴政策落地生效,用看得见的实惠留住人才。

3.改善公共服务,提升人口吸引力

一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同时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支持保障房建设等,减轻人民生活压力,其中江夏区应着重关注。促进新型消费发展,提升平台商业的丰富度和普及度,提升居民生活便利度。推动市容市貌建设,着力推动城区环保绿化,支持枣阳市、应城市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推动空气质量改善,推动“城市氧吧”建设和保护,通过巡林巡山,禁垦禁伐,提升城市空气质量。加强水环境治理,成立专班进行全面摸排和污染溯源,其中排名最末的黄州区应开展长江岸线专项整治行动。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脱贫人口及低收入人口单独建立台账,确保全部纳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推动基层教育扩容升级,作为百强县却排名靠后的汉川市、潜江市、天门市应落实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保障生均公用经费。

4.提质引流特色化,提升游客吸引力

一是提升旅游资源及服务品质。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对新评定的高级别景区、度假区、旅游饭店、旅行社、非遗项目申报单位等给予奖励。进一步规范农家院、民宿经营,提升服务质量。

二是引入新媒体营销,激活客源消费市场。搭建新媒体官方账号,形成新媒体宣传矩阵,鼓励自媒体人利用短视频平台展示当地美景、美食、特色文化、特色民宿及网红打卡地。

三是挖掘特色资源,推动旅游与当地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特色采摘、农事体验、农业科普、乡村特色亲子游等农业旅游。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工业科普旅游、企业文化旅游和工业购物旅游。

5.用活传播渠道,提升传播吸引力

一是加强议程设置的意识与能力。针对传播吸引力相对较低的地区,需促进地方政府与媒体互动,尤其是加强与国内主流宣传阵地(省级以上媒体)的合作,积极拓展传播渠道,增大传播声量。

二是根据地方特色灵活打造城市IP。针对传播吸引力得分处于中游的地区,需构建城市品牌,用品牌形象打通传播渠道,提升城市传播热度。

三是加大对城市美誉度的经营。针对传播吸引力得分相对较高的地区,需积极面对负面舆情,整合宣传、教育、文化等部门,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打破部门壁垒,在预防、应对负面舆情中妥善处理,用积极、有效的行动赢得民心。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