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汪昌友)十年磨一剑。宜都市陆城一中校本课程“楹联进校园”始于2013年秋季学期,起初是由语文组主导旨在“仄仄平平孕育人文臻品,堂堂正正弘扬国学精华”的专一型学术性课程,经过十年来的传承与坚持、摸索与探究,已创新发展成为“长智增知多做事,读书明理善为人”“国风大雅山河壮,论语中庸社稷兴”的综合型实操性德育课程,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坚定信仰,走向文化自信;坚明规范,走向行为自律;坚韧精神,走向心灵自强。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陆城一中扎实开展中华楹联教育,旨在让民族性内化到孩子的内心深处,让校园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助力器。一方面不断丰富完善自编校本课程《中华楹联》,全员培训楹联特性、楹联声律、楹联语法、楹联章法、遣词技巧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就中华楹联的创作素材与范畴进行了更鲜明的指引和确定。
陆城一中为了依托楹联课程,纵深拓展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时空,持续十年开展“双雅”工程——“雅言雅行”。“雅言”,即“国旗下的国粹”,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由学校楹联研发小组公布上联,征集最佳下联,在下一次升旗仪式公布结果并颁发奖状奖品。“雅行”,即每月一次的校园楹联征集活动。每月一个主题,关注典籍,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围绕“何为雅行?”“雅在何处?”“如何效仿?”三个层面进行楹联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