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本地要闻

本地要闻

“斜杠芳姐”的多重身份
发布日期:2023-09-25 来源:三峡晚报 编辑:宜都融媒体

她是养蜂达人,不仅自己爱钻研,还带动周围10余户农户共同发展中蜂养殖,脱贫致富;

她爱拍视频,抖音号“芳姐爱生活”小有名气,除了销售各类土特产,还为网友治愈心灵;

她是位好母亲,在她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女儿从小自立,成绩优异,大女儿曾获评“宜都市新时代好少年”;

她是远近闻名的好妻子。2014年,她的丈夫意外受伤瘫痪,她一路悉心照料,俨然成了专职护士。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焦虑烦恼,让自己忙起来,干起来,所有困难都会为你让路。”在宜都市松木坪镇,42岁的谭芳因为多重身份,被誉为“斜杠芳姐”。

初见谭芳:一刻都没停歇

“欢迎来到我的直播间,今天,我们30多位主播正在共同学习……”

9月15日下午2点30分,宜都市松木坪镇观音桥村村委会,活动室里一派热闹。

当天,宜都市大中型水库移民致富带头人电商培训正在此进行。30多位致富带头人正人手一部手机,对着屏幕开启直播。

作为一名小有名气的养蜂达人,谭芳也参与其中。

“我还有半个小时结束,麻烦您稍等一下。不好意思了!”见到记者,谭芳站起来爽朗一笑,真诚致歉,随即又马上投入到紧张的直播培训中。

短发、圆脸,说话干脆利索,这是谭芳给人的第一印象。

来之前,我们了解到,谭芳每天的日程安排紧凑。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都有准确规划。现场目睹,果然如此。

3点整,电商培训课程结束。我们随她一起回家。

“这次培训都是干货,回去还得消化消化,把我的蜂蜜网店再优化升级一下。”回家路上,谭芳兴致勃勃。

谭芳参加电商培训。景卫东摄

专业护士:照顾瘫痪丈夫近10年

谭芳的家,位于与观音桥村相邻的金岗岭村。

“我回来了!”一进家门,谭芳便一边喊着,一边向客厅左侧的房间走去。

她的丈夫黄万林,在这里休息。

2014年3月,黄万林在广东打工时,不慎从大货车上意外摔下。虽然经过手术,他渐渐苏醒,但高位截瘫的他,从此失去了行走能力。

照顾丈夫喝了点水,谭芳和公公婆婆合作,开启每天的必修课。

“一、二、三!”三人合力,将黄万林挪到一个特制的架梯中间,让黄万林双手撑在架梯上。

随后,谭芳再用特制木板固定好黄万林的双腿,让他保持站立姿势。自己则蹲下身,开始给他全身按摩。

这样的必修课,谭芳已坚持近10年:“每天两小时,雷打不动,可以防止他的肌肉萎缩。”

谭芳一边娴熟地按摩,一边回忆起那段至暗时光。

“真觉得天都塌了。”谭芳说,刚出事时,为了给丈夫治病,她掏空了家里所有积蓄,还借遍“村里一条街”,才勉强凑够医药费。

那年,大女儿8岁,小女儿不满2岁。刹那间,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哭,只能一个人默默流泪。”

看着疲惫的妈妈,大女儿悄声安慰:“妈妈,别怕,以后我跟你一起照顾爸爸。”

听着孩子贴心的话语,谭芳心里多了一丝光亮:“不能垮!只要他在,家就在。”

经过96天的漫长治疗,黄万林出院,一家人回到了金岗岭村。

那时,黄万林三天两头就得到医院治疗。由于出门不便,住院花销大,谭芳从零开始,学会了扎针注射和插导管,成为丈夫的专职护士。

白天,谭芳忙得像个陀螺。晚上,大家睡下后,她却不敢深睡,每隔两小时就要起床帮丈夫翻身,防止长褥疮。“刚开始每天要定好多闹钟,后来形成条件反射,时间一到就醒了。”谭芳笑道。

看着妻子一刻也难停歇,黄万林内心愧疚,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甚至不愿配合治疗。一死了之,是黄万林脑中闪现过无数次的想法。

谭芳抱着丈夫劝慰:“你要是没了,一家人的精神就垮了,你就是我们最大的安慰。”

妻子的话让黄万林哽咽流泪,他立下承诺:“好好活下去!”

谭芳悉心照料丈夫,为其按摩。景卫东摄

养蜂达人:带动10余农户致富

谭芳给丈夫按摩完,洗了把脸,戴上防蜂帽,出发去自家后山养蜂场。“最近正是巢虫防治的时候,这活得抓紧干。”谭芳笑着说,“蜜蜂可是我们家的‘金疙瘩’。”

谈起养蜂,得从黄万林出院回家说起。那时,丈夫吃药、孩子上学、偿还借款……巨大的经济压力让谭芳日夜发愁。

2015年,谭芳家被列为贫困户。除了各种补助政策,村里还为谭芳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打扫公路卫生,离家近、时间短,谭芳欣然答应。不过,她提了一个小小请求,干活时得把丈夫带上。“有他在我身边,我更安心。”谭芳说。

生活有了一点起色,谭芳却始终想摘掉贫困户的帽子。“政府‘兜了底’,但未来还得靠自己。”

2017年,在公公婆婆的帮衬下,谭芳开始在家养鸡养猪。年底一算账,纯收入几千元,这给了她信心,“在家发展农业,有搞头。”

2019年,谭芳的帮扶人、时任宜都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春燕带来产业扶贫项目,鼓励她发展中蜂养殖。

在邻村苦学一个夏天的养蜂技术,谭芳贷款5万元,购置了50箱中蜂,安放在自家屋后山坡上。她一天到山间转悠几遍,悉心照料,年底就有了效益。

养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初,蜜蜂成群死亡,她心急火燎请来技术员。一查,问题出在农药上:邻居的柑橘刚打农药,蜜蜂全中毒了。

找到原因,谭芳迅速补救,保住了养蜂“火种”。

“苦涩”之后迎来甜蜜。2019年,谭芳培育出自己的蜜蜂幼虫,养蜂之路越走越顺。

中蜂养殖渐渐成功后,谭芳不忘帮衬乡亲,带着十几户村民发展养蜂产业。

村里的贫困户孔祥林是谭芳带着养蜂的第一人。一年时间,他从最初的2箱中蜂发展到40箱,年收入增加2.5万元。

“当时特别吃惊,她家里遭了这么大变故,还想着帮我。”孔祥林介绍,平时谭芳一得空就来他家,传授养蜂技术,毫无保留。

“这事我能干,他也肯定行,不过是搭把手的事。”谭芳谦虚地说。

如今,松木坪镇也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养蜂产业,成立4家养蜂合作社,发展蜂农200余户,经济收入达100万元。

“蜂群中总有一只引路蜂,帮助同伴找到花蜜,我愿做那只‘引路蜂’。”谭芳说。

谭芳指导孔祥林养蜂。景卫东摄

治愈系网红:激励自己 感染他人

“生活,就是油盐酱醋,再加一点糖。”

“好山好水出好米,松禾益香大米!”

“我家最辛苦的这位——蜜蜂,起早贪黑。”

“蓝天白云,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打开谭芳的微信朋友圈和她的抖音“芳姐爱生活”,洋溢着烟火气的各种生活片段扑面而来。

在网上,她是小有名气的治愈系网红,总能给予身边人感动和力量。

“努力过好每一天,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未来自然就有希望。”谭芳说。

最让谭芳欣慰和自豪的,是她的两个女儿。“大女儿正读高三,成绩还不错;小女儿六年级,也很独立自觉,不怎么让我操心。”

“唯有发奋读书,才是最好出路。”家庭的变故,母亲的韧劲,让大女儿黄丽宏比同龄孩子更加懂事。在妈妈的言传身教下,黄丽宏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18年被评为“宜都市新时代好少年 ”。

小女儿回家后,常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里没有比较贵重的陈设,那面贴满奖状的墙壁却让整个屋子熠熠生辉。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蜜蜂如是,人生亦是。2019年,谭芳一家被评为宜都市“最美家庭”,她本人被评为2019年度“宜都楷模”。从此,她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荣誉是大家给的,我要多做公益、多做好事,回馈社会。”谭芳说。2020年,谭芳又被评为“宜昌楷模”和“宜昌好人”。

临近傍晚,小女儿放学回家,谭芳开始张罗一家人的晚餐。三菜一汤,女儿麻利地端上桌。

谭芳拿起手机,拍下这一幕,发在微信朋友圈和抖音,配文写道:“生活其实和天气一样,有晴,有阴,有风。有家人的陪伴,就是幸福。”

  •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