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记者 关春玉 见习记者 王文强)从14年前那两亩不起眼的花田起步,杜锋琼与丈夫袁双荣携手耕耘,将科技融入每一朵花中,积极探索、潜心钻研,助推“美丽产业”可持续发展。
走进陆城街道车家店村杜锋琼夫妇的花田,蓝雾花轻舞飞扬,大花海棠热烈奔放,丹麦翠菊、绣球花等各色花卉竞相绽放,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令人陶醉。
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袁双荣介绍:“现在园区的话有超级一串红、千鸟花、墨西哥水草,这些花主要用在市政、庭院、花镜工程上面,这些花都是多年生的,然后花期都比较长,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花盛开。”
一年到头花开不断的景象,十年前在这里是难以想象的。2010年,杜锋琼夫妇从两亩花田起家,由于受经验、技术和销路的限制,经营一度陷入困境。
“我们发展中遇到了最大的困难,就是曾经技术上面出现过问题,育苗的时候,那个苗子得病,我们找不到病因。”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锋琼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仍然心有余悸。
万事开头难,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钻研,同时,得益于各级政府和村集体的扶持帮助,杜锋琼夫妇终于在2018年迎来了事业的转机。他们成立了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流转土地230亩,栽种了千鸟花、大丽花、月季等120多个品种。
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锋琼说:“品种有所改良,从外面引进的新品种有十几个,我们在生产技术上面也有所改进,以前用的就是地里的土壤,现在我们优化升级以后,全部都把它变成了营养土,产值在去年基础上有所增加。”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产品,是杜锋琼的新点子。如今的花海园艺,不仅是一个花卉种植基地,更是一个集科普、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通过校企合作,抓住学校春游、企业团建等机会,吸引游客前来观赏,由传统的苗木基地走向三产融合的特色花卉产业园。
“我们现在建设了有6000平米的展示基地,里面(展示的)有四大类植物,大家可以在里面观赏(的同时),(还可以在)操作体验区体验种植,然后还有一些技术的咨询,我们还设置的有科普图书室,将来我们还准备设置田间教室。”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锋琼介绍道。
在科技力量的驱动下,花海园艺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花卉品种已增至270个,年产各种花卉1000余万盆。未来,杜锋琼夫妇计划继续朝着精细化、数字化方向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宜都市花海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杜锋琼表示,“就是把产品的质量(等)各方面都要有相应的提高,然后朝数字化发展,争取用机械化代替传统的劳动力,最后把我们的基地,打造成一个农旅融合的一个现代化的基地。”
(责编:李忠益 刘娟 审核:党艳秋)